4月18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042|回复: 4

[综合类] 【转贴】从《创世纪》里的“海水楼”看当下中国的劣质房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8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线有个大戏叫做《创世纪》,相信很多朋友一定都看过。大家看香港的电视剧都会为其中正与邪的较量,纠缠不清的三角恋爱而心潮澎湃。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人物-----叶孝礼(就是老戏骨秦沛演的那个角色)。他这个人老奸巨滑,做过不少的坏事。其中一段戏提到这样一件事:他在年轻的时候在香港盖“海水楼”,最后黑锅让叶孝勤(罗嘉良他爸)一个人背了,自己却逍遥法外。我还不太明白什么叫“海水楼”,这可能是香港的特色,看来也就是咱们常讲的“豆腐渣工程”吧。我估计就是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来施工,以当时香港的人工来算,也不会多花太多的钱,叶孝礼实在是挺黑的。想想现在香港的房子动辄一尺几千块的价钱,相信在六七十年代,房子也不会太便宜,毕竟在他们那里地价才是最贵的,其他的成本都是小数目。这也就是说盖“海水楼”的成本比盖好楼的成本不会低很多的,可是“海水楼”这个说法不仅在《创世纪》里边有,别的电视剧里也有,看来这样的事在那个造就富翁的年代里是很普遍的,像他那样的奸商遍地都是,不能不说那会的香港地产业就处在一个“叶孝礼时代”。
     这一段时间要考试,经常去看看一些已经入住的小区的论坛,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房子质量的话题,什么管道漏水啊,马桶不能用啊,电灯不亮啊,这些还都是小问题;还有一些大一点的事,什么面积缩水,墙体有裂缝啊,地板有裂痕啊等等,总之抱怨不断。这也让我想起了上面所讲的叶孝礼盖“海水楼”的事。现在的中国也正处在一个造就富翁的年代里,和香港的那个时代差不多,数数我们的富豪榜上有多少都是从事这个地产行业的,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从来都是认可中国应该有富翁的,而且应该有很多,“国富民强”这才能体现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尊严。只是做富翁也应该有些最起码的操守,造汽车就应该造出质量好的车,盖房子就应该盖出像样的房来。看了很多小区的论坛,我有点害怕了,就好象所有的开发商都有问题一样,我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家。想一想现在的房价,也算是非常高了,如果以前2000块钱的时候,盖出这样的房子,是成本所致,现在已经4、5000多了,又该怎么讲?更何况有很多的房子还是精装修,装修费已经算到房价里面了,就更应该装出个样来。所以我说这个时代正是我们中国的“叶孝礼时代”,全国上下有无数个“叶孝礼”,盖出了无数的“海水楼”,当然可能危害没有真的“海水楼”那么大,但是却很相似。就是这些多如牛毛的“叶孝礼”把整个地产行业的脸全给抹黑了,人们提起开发商来,就好像提起了黄世仁,让我这样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该不该从事这个行业。
     当然时代总要进步,现在的开发商已经比原来的本分多了。以前一位业内的大哥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过去的事,现在那个老板已经不干地产了。94年开发的一个项目,开发商自有资金大约600万元,缴纳了150万元的土地定金,100多万跑前期手续,然后开始拆迁,向每个拆迁户收取3至10万元的返迁集资款,配套费先欠着,工程有人垫资,开始建设商品房,商品房至一层开始销售,销售过半后,利用回款开始建设返迁房。到96年入住,实际总投资500万元,实现纯利润5600万元。这是什么利润率?这才叫“空手套白狼”呢,叶孝礼也没这个本事。那个时代我们可以“前叶孝礼时代”。我相信这样的事以后的中国再也没有了,“前叶孝礼时代”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里,造就了我们这个国家最早的一批富翁,但是这个时代时间很短,也就是二十年。现在嘛,各方面的监督力度都加强了,这样的事只能出现在故事里了,也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会总有的。凡是企业总希望自己做大做强,成了“百年老店”,就像当皇帝的都不想自己的王朝像大秦帝国那样二世而终的,像那样昏聩的皇帝中国的只有明朝的万历皇帝,外国的我也只知道路易十五说过这样的话。我想我们的地产大亨们也希望自己的“王国”能够屹立不倒,谁都不想成为路易十五那样的昏君。“前叶孝礼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想在这个“后叶孝礼时代”立足,只要你的房子比别人的房子质量好,你就会从无数个开发商中脱颖而出,从叶孝礼成为李嘉诚,当然这事具体做起来也不容易,至少需要这位老板暂时牺牲点个人的眼前利益,少挣点钱,先给自己立个“牌坊”。
     半个月前去参加了一个楼盘的推介会,一位深圳来的策划大师用了很长的时间在介绍那种可以旋转的,倾斜的克什么窗,说是这样的窗户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加多少情趣,当时我发现我周围坐着的阿姨们都在忙着看户型图,喝果汁,都不太在乎这个,还属我听的最认真。这就是说人们现在对一些新事物还不太感兴趣,只要你的房子不漏水,面积不缩水,墙体没裂缝,这就等于给自己的房子树起一个“牌坊”,大家就会认可你的公司,你的房子质量没问题,你就不再是叶孝礼了,自然比别人高了一个层次。
     我在关心房地产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潘老板这个人,那时侯我还不知道业内的任老板,孙老板这些大腕。为什么在那时侯像我这样的一个不关心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他呢?无非是他那个夫妻店的SOHO搞出了长城脚下的公社和现代城这样的好的“牌坊”。还有那个现代城,虽然离近了看还是有点粗糙,比洛克非勒中心要差了很多,但是在北京这个地方,要比西客站那样的瓷砖都往下掉的豆腐渣强了不止百倍啊。有这样的2个拿的出手的项目,没有人再会说他们还是叶孝礼了。
     我们中国的消费者现在并不奢望自己的房子会像盖里,福斯特他们设计的房子那么耀眼,毕竟那样的房子成本会更高,我们的小区只要市政部门不觉得难看就行。大家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房子质量好不好。而恰恰大家最关心的东西,却最难做到,究其原因,还是那两个字“利益”。短期利益蒙蔽了长期利益。真不明白大家到底想不想做“百年老店”,有时候现在少赚100,可能会保证以后的几十年你会多赚10000啊。
     叶家最后还是完了,前2个儿子不争气,一个很坏,另一个又蠢又坏,小儿子虽然心地善良,但是却选择了逃避。他们家的问题出在资本运作上,并不是出在房子的质量上。这并不是说他变好了,而是另一个原因:“时代进步了”,法制进一步健全了,奸商不能继续为非作歹。在香港,“叶孝礼时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叶荣添时代”,以及“许文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做事情的规则会很多,只有真正了解规则,适应规则的人才活下去。
     现在,我们这里正处在“叶孝礼时代”里,毕竟现在的很多房子还和他们那时的海水楼很像,像他那样的开发商也很多。而很多迹象又表明我们的制度正在“想”着往“后叶孝礼时代”过渡,比如说2004年的“8.31大限”,起码上面有人想到了要保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资源,保护拆迁户的利益,防止腐败等等。虽然在操作过程中又遇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但是总算有人在想为好的方向努力了,这就是进步啊。
     面对现在的“叶孝礼时代”和即将来临的“叶荣添时代”,我就说这么多。看房子选房子,我也是越看越晕,不知道谁的房子好,哪个开发商是叶孝礼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是天涯一作者于05年发的帖,时至今日已有四年整,丝毫不见咱们的房子是盖的越好越好,不好也照样上市,可见这水有多深了。。。

创世纪100多集我也是每集都看过来的,对于地产通过这个片子多少也有点了解了,确实是部大作,第一部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kfs永远是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没有耐心看完整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4-18 06:14 , Processed in 0.08782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