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 星期三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金点子

[KFS物业互动] 为了小区的安全,你愿意刷卡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会根据实施方案再提些完善性的建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kbxq于2008-10-02 22:00发表的  :
大家不必客气,就是不知建议是否合适!相反倒是要感谢业委同志和星河等热心业主,是你们的无私和热情感染了我,----我原本不想注册小区论坛(注册必须填写各种资料,还好这个论坛除了邮箱外别的还算方便,不然又会放弃的)的。,其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但是肩上的责任和现实是不允许我这么做的。(我们小区论坛,从一开版我就开始关注,以前的论坛是没有这么热闹的,一个帖子有的甚至要几个月才有人回复)
都去与世无争,那我们怎么办?[s:67][s: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小区的安全主要来自于保安的巡逻以及小区监控设施的完善。如果实行刷卡进出,我想并不能遏制小偷进出,小区围墙并不高。毛贼很容易就进来了。还有,小区面对大润发那还有扇铁门,毛贼也很容易翻越而进。小区安全的根本问题是现在小区摄像头不完善,监控不完善。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增加小区监控探头,加强监控的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小区保安的责任心,加强巡逻次数,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小偷入室行窃。

还有,以前我那幢楼下的一户人家,被偷两次。后来贼被抓了。居然是我们小区里的人,你们说,刷卡能防止这个贼吗 ?

当然,我还是赞同汽车进出刷卡的。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小区车辆,防止外来车辆停入我们小区过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同意矮墩墩的意见!“小区的安全主要来自于保安的巡逻以及小区监控设施的完善。”其中关键是“加强小区保安的责任心,加强巡逻次数。。。。。”业主善待物业;物业善待保安;保安善待业主;业主尊重保安。。。。。。这才是真正和谐 [s:2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主善待物业;物业善待保安;保安善待业主;业主尊重保安!一套循环,赞一个,看客说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员与车辆管理在技术层面上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管理方案呢?小区不同于厂区或其他集中管理型机构场所.业主公约仅仅是一个约定,没有严格的约束力.
     小区如果真的要实行刷卡的话我的意见是严格的人车分离管理,车辆通道和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开,人员和车辆卡统一使用长距离异型卡(就是那种类似于钥匙扣或其他便于携带且必带的物品样式)不需要刷卡。
  单向行驶后,车辆进出通道实际上已经分离开了,北门刷卡进,西门刷卡出。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呢?!北门可以设计为东边小门进 西边小门出,但是西大门如何管理呢?如果说要改造的话就要对现在西门进行加宽。或者人员进出管理系统可以做成这样的,不设人员进出闸口,改用视频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业主照片输入电脑,人员进出的时候自动比对,对于装修工人或其他临时工作人员进出,摄象机自动拍照并同步向值班岗发出报警。保安人员立即对来访者进行身份登记,并发放临时管理卡准许其进入小区。
  然后在小区内的死角加装主动红外摄象机,至于对射系统的话我觉得可以使用主动防御电子脉冲围栏,高压输出防御,并报警,这种围栏造价低并且维护简单,寿命长,对我们的小区还是比较实用的。
  至于现在的监控系统嘛缺点很多,白天还好,晚上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就有点勉强了,况且当初安装的时候基本上工程方也没考虑晚上的使用情况,大门进出口也没有使用强光抑制摄象机一旦有车大灯直射摄象机镜头就产生电子致盲现象。所以不用全改,把不适用的改一下就可以了,成本也不会高哪里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物业设备于2008-10-03 19:54发表的  :
    人员与车辆管理在技术层面上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管理方案呢?小区不同于厂区或其他集中管理型机构场所.业主公约仅仅是一个约定,没有严格的约束力.
     小区如果真的要实行刷卡的话我的意见是严格的人车分离管理,车辆通道和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开,人员和车辆卡统一使用长距离异型卡(就是那种类似于钥匙扣或其他便于携带且必带的物品样式)不需要刷卡。
  单向行驶后,车辆进出通道实际上已经分离开了,北门刷卡进,西门刷卡出。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呢?!北门可以设计为东边小门进 西边小门出,但是西大门如何管理呢?如果说要改造的话就要对现在西门进行加宽。或者人员进出管理系统可以做成这样的,不设人员进出闸口,改用视频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业主照片输入电脑,人员进出的时候自动比对,对于装修工人或其他临时工作人员进出,摄象机自动拍照并同步向值班岗发出报警。保安人员立即对来访者进行身份登记,并发放临时管理卡准许其进入小区。
  然后在小区内的死角加装主动红外摄象机,至于对射系统的话我觉得可以使用主动防御电子脉冲围栏,高压输出防御,并报警,这种围栏造价低并且维护简单,寿命长,对我们的小区还是比较实用的。
  至于现在的监控系统嘛缺点很多,白天还好,晚上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就有点勉强了,况且当初安装的时候基本上工程方也没考虑晚上的使用情况,大门进出口也没有使用强光抑制摄象机一旦有车大灯直射摄象机镜头就产生电子致盲现象。所以不用全改,把不适用的改一下就可以了,成本也不会高哪里去的。
谢谢物业设备,说的很好,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物业设备于2008-10-03 19:54发表的  :
    人员与车辆管理在技术层面上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管理方案呢?小区不同于厂区或其他集中管理型机构场所.业主公约仅仅是一个约定,没有严格的约束力.
     小区如果真的要实行刷卡的话我的意见是严格的人车分离管理,车辆通道和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开,人员和车辆卡统一使用长距离异型卡(就是那种类似于钥匙扣或其他便于携带且必带的物品样式)不需要刷卡。
  单向行驶后,车辆进出通道实际上已经分离开了,北门刷卡进,西门刷卡出。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呢?!北门可以设计为东边小门进 西边小门出,但是西大门如何管理呢?如果说要改造的话就要对现在西门进行加宽。或者人员进出管理系统可以做成这样的,不设人员进出闸口,改用视频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业主照片输入电脑,人员进出的时候自动比对,对于装修工人或其他临时工作人员进出,摄象机自动拍照并同步向值班岗发出报警。保安人员立即对来访者进行身份登记,并发放临时管理卡准许其进入小区。
  然后在小区内的死角加装主动红外摄象机,至于对射系统的话我觉得可以使用主动防御电子脉冲围栏,高压输出防御,并报警,这种围栏造价低并且维护简单,寿命长,对我们的小区还是比较实用的。
  至于现在的监控系统嘛缺点很多,白天还好,晚上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就有点勉强了,况且当初安装的时候基本上工程方也没考虑晚上的使用情况,大门进出口也没有使用强光抑制摄象机一旦有车大灯直射摄象机镜头就产生电子致盲现象。所以不用全改,把不适用的改一下就可以了,成本也不会高哪里去的。
这个主动防御电子脉冲围栏,高压输出防御,会不会发生人身伤害(毕竟小偷也有人身权利),是不是在法律允许安装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设备要完善,人的主动性也要配合。人不能完全依靠机器,机器也离不开人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物业设备于2008-10-03 19:54发表的  :
    人员与车辆管理在技术层面上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管理方案呢?小区不同于厂区或其他集中管理型机构场所.业主公约仅仅是一个约定,没有严格的约束力.
     小区如果真的要实行刷卡的话我的意见是严格的人车分离管理,车辆通道和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开,人员和车辆卡统一使用长距离异型卡(就是那种类似于钥匙扣或其他便于携带且必带的物品样式)不需要刷卡。
  单向行驶后,车辆进出通道实际上已经分离开了,北门刷卡进,西门刷卡出。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是人员进出通道分离呢?!北门可以设计为东边小门进 西边小门出,但是西大门如何管理呢?如果说要改造的话就要对现在西门进行加宽。或者人员进出管理系统可以做成这样的,不设人员进出闸口,改用视频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将业主照片输入电脑,人员进出的时候自动比对,对于装修工人或其他临时工作人员进出,摄象机自动拍照并同步向值班岗发出报警。保安人员立即对来访者进行身份登记,并发放临时管理卡准许其进入小区。
  然后在小区内的死角加装主动红外摄象机,至于对射系统的话我觉得可以使用主动防御电子脉冲围栏,高压输出防御,并报警,这种围栏造价低并且维护简单,寿命长,对我们的小区还是比较实用的。
  至于现在的监控系统嘛缺点很多,白天还好,晚上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就有点勉强了,况且当初安装的时候基本上工程方也没考虑晚上的使用情况,大门进出口也没有使用强光抑制摄象机一旦有车大灯直射摄象机镜头就产生电子致盲现象。所以不用全改,把不适用的改一下就可以了,成本也不会高哪里去的。


我认为这样的方案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2-26 01:29 , Processed in 0.08801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