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起跑线》故事讲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一心要把女儿送入私立学校,享受更好的教育,为此不吝啬金钱和时间,想尽各种办法去争取进私立学校,甚至搬到贫民区去吃苦受罪,引发了一家人从“扮富”到“装穷”的“变形记”。
电影折射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是全球共同现象,不单我国独有,但是也有区别: 1、印度有个教育均衡政策:私立学校必须拿出25%指标分配给穷人子女,并且免收学费,我们私立学校生源清一色家长非富即贵; 2、私立学校一般是国外中产阶层家长首选,公立学校次之,这点又和我们不同,在国内私立学校名气被妖魔化,家长宁可花巨资买公立学校学区房也不愿意上私立学校。
目前,苏州外国语学校已经进驻江阴,给教育格局带来适度冲击是必然,我认为是好事,最好能撼动学区房的发烧虚高现象,让学区房子也回归住的本质,另外,江阴某音乐界名人和上海某集团投资1亿在城南花北路建设的高端私立幼儿园也加紧施工改造中,相信今后伴随苏外一类有品质的私立学校落户江阴,家长们又有了新的纠结:是上私立学校还是买学区房接受公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