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法 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指尖上的艺术”。想要做好粽子不容易,每一年我们都过端午,每一年都要吃粽子。今年怎样才能推陈出新,给家人更好的美味儿呢?这就需要您动动指尖,带给我们舌尖上的美味享受!朋友们,一起来看看粽子的打造全过程吧。
材料的选购和处理 粽叶的挑选 粽叶的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的7~10月份。受地域、保存、运输等环节影响,在第二年的端午节前后,颜色肯定会发生变化,加上粽子在销售前要经过高温蒸煮,粽叶绝不可能保持鲜绿色。 1、看外观。“返青粽叶”具有均匀的青绿色,看上去很漂亮;而原色粽叶颜色发暗发黄。 2、闻味道。由原色粽叶包制的粽子煮熟后会散发出粽叶的清香,用“返青粽叶”包制的粽子,煮熟后粽香味不足,有的还会有淡淡的硫磺味。 3、最好选灰色的斑竹棕叶,自然结实,无毒无害。 粽绳的选购 粽绳主要是用各种野草叶当作绳子来捆绑粽子,预防粽子在锅里加热时散开,粽子馅流出来。包粽子绝对禁止使用塑料绳捆扎,因为经过加热后,塑料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如二甲烷等毒素。毒素会渗入沸水及粽子里,人食了被毒素污染的粽子,则有恶心及肠胃不适,重者会出现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这点您一定要注意。 粽米的准备 一般包粽子都选用有粘性的糯米。糯米又叫江米,主要分为圆粒、长粒、黑糯米。 长糯米即是籼糯,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稍逊于圆糯米。另有一种圆糯米,属粳糯,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适合做粽子、酒酿、汤圆、米饭等等。所以,如果您喜欢吃比较黏一点的粽子可以选用圆糯米,次之,则选用长糯米作为原料,或者两种可以掺杂食用。 粽米选好后,在包之前要放在清水中浸泡几个小时,有的说是3--4个小时,有的说要一天,有的说要一周,其说不一。其实,对于粽米的浸泡时间来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定,南方天热泡的要短些,北方就可以长一些;喜欢吃硬的可以泡短一些,牙口不好的要泡长一些。不过,一般来说,泡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粽子馅料的准备 对于粽子馅料的准备,想必您有自己钟情的食材。如:蜜枣、白砂糖、猪肉、香菇、咸蛋黄、咸肉、鸭肉丁、叉烧肉、香肠、红豆沙、绿豆沙等等。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放在粽子里一饱口福。 粽子叶的处理 1、浸泡菜场卖干货的店里可以买到干的粽子叶子,将叶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2、煮叶放锅中,加一小勺盐,煮开5分钟关火,可以使叶子消毒并变得更有楞性不易破损。 3、清洗将叶子在流水下用湿抹布从根部往顶端顺纹理擦拭一遍,两面都要洗,修剪整理。 4、煮叶放锅中,加一小勺盐,煮开5分钟关火,可以使叶子消毒并变得更有楞性不易破损。 闽南风味粽子的做法: 第一页我们已将材料全部准备整齐,闽南风味粽子主要以香菇肉粽为主,需要的食物如:糯米、硬米、鹌鹑蛋、五花肉、香菇、盐、味精、酱油、十三香。步骤如下: (1)红烧米:把香菇入油锅翻炒两下,然后把泡好的糯米和硬米也下锅和香菇一同翻炒,放入酱油、盐、味精翻炒。炒到米均匀染上酱油色即可,酱油主要是调色调味的作用,依个人口味加量。 (2)红烧肉:下少量油,下糖翻炒至油热,下肉翻炒,这时候糖炒肉会变成暗红色,再下些盐和酱油、十三香翻炒入味即可。 (3)红烧鹌鹑蛋:鹌鹑蛋先水煮熟,再剥壳红烧。红烧的步骤和红烧肉相似,但是不用下糖或者盐了,只要酱油调个色即可。或者把红烧肉的汁拿去炒鹌鹑蛋也很好。 PS:十三香不可加太多,会使食物有苦味,量和下盐量差不多。 无论是肉和米,只要入味即可,无需炒的太熟,因为粽子包完仍需蒸煮。 之所以需要硬米是因为糯米太软,吃多容易腻,所以加一些硬米一起更香。 香菇肉粽是否好吃最重要的是食材炒得味道好不好,食材都准备好后就可以包了,包的粽子可以稍微大个一些,一个粽子里头一块肉,一个鹌鹑蛋。包完后放入高压锅里水煮半个小时左右。 小时候吃肉粽最常加的调味品就是甜辣酱,酸酸甜甜可以吃好多个。但是肉粽吃多比较难消化,不过如果有加入硬米的肉粽当然会好一些啦。肉粽吃多容易油腻,所以可以煮一碗青菜汤配着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