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含英咀华 于 2013-1-11 15:26 编辑
一区解一字之——“怡”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唐尧逊位,虞舜不台。”这里的“台”不读tái ,也不读tāi,而应该读yí。那究竟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下“台”字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台”像一个倒子形,金文下面加了一个口,象征胞衣,它是胎的本字。后来“台”字又加义符肉,变成现在的“胎”。妇女受孕怀胎是令人欣慰的事,中医把受孕的脉象称为喜脉。因此,台引申有喜悦的意思,这一意义现在用“怡”字来替代。由于怀胎是新生命的开始,“台”引申又有开始的意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记载:“百仁(通仞)之高,台于足下。”这里的台就是开始的意思,它是“始”的本字。胎、怡和始都是“台”的加旁分化字。“台”由开始之义引申又有继承的意思,这是因为儿女是人之后嗣。《尚书》:“舜让,于德不台。”这里的台应读sì,通嗣。意思是舜辞让不即帝位,以自省德薄。“台”现在又作臺、颱、檯的简化字,台的意义就有几十种,以致有些书家将简化字“台”还原时也不能准确把握,乱用繁体闹笑话。我们常见的乱用繁体“台”字多出现在请柬上,有些是印好的,有些手写。如:臺鉴、臺启、兄臺等,这里的“臺”都是错误的,繁体仍然是“台”。作为用于敬称的“台” tái是源于古代官署名,如:御史台。后又用作对某些高级官员的尊称,如:抚台、道台等。引申作敬辞用于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行为。 “怡”作为后起字它是在“台”的基础上加了个“忄”。“心”作为偏旁部首常见的有三种形式:“忄”、 “心”和“□”(恭的下半部分)。古人造字,用"心"做义符的字,大多与大脑、思维、情感有关,如:思、想、意、志、怀、念、情、感、愉、快等字。“怡”也不例外,它的本义是和乐。《说文·心部》:“怡,和也。”。《礼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这里的“怡”用的就是本义。“怡”由和乐引申又有愉快、喜悦之义。《楚辞》哀郢篇中说:“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意思是说:心里长时间的不愉快,忧愁就接连不断。怡由愉悦之义进一步引申又有舒畅、安适之义。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怡江城从名字看可能是依江而建,开发商并没采用王、皇、帝、豪、御等霸气张扬的字眼,古人以含蓄为美,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江”字就是专为长江而造,它是一个形声字,许多人认为“氵”表义,工表声,其实“江”字中的工既表声也表义。山环水抱,水在风水学上称为财。“怡江城”,财气含而不露,衷心祝愿各位怡江城人民以江而怡、怡然自得。
补充内容 (2013-1-12 19:07):
谢谢各位加分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