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 星期日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510小雪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我人生的带领者


引言

    二十多岁的年纪,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亦没有经历过太多世俗事故,有的只是一份敬仰,和对未来无限的期望。

梦的起点
    小时候,父亲是镇上粮管所的电工,所长看我们家庭条件不理想,破例把所里两层高的小宿舍租了一间给我们。房间很小,40多个平方被划分成了三部分:爸妈和我的房间、奶奶的房间以及吃饭的地儿。虽然条件清苦,但一家人却其乐融融。调皮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洒满了自来水的阳台上撒泼的骑脚踏车。

半路征程
    5岁的时候,父亲遇事外出问平时的“好朋友”们借钱,吃了许多闭门羹,冷言冷语也听了不少。于是,父亲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问几个亲戚借了点钱在马路旁买了块地,建起了属于他一辈子的事业,也砌起了我整个童年的“堡垒”。
    从第一栋三层半(带阁楼)楼房,到第二栋三层楼房,父亲只花了一年时间,而前后这两栋楼房之间用当时较为潮流的天桥连接起来,前面办公,后面厨房,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栋楼房的楼顶被父亲打造成了一座楼顶花园,各类普通、名贵的花木被爱好花草的父亲照料的井井有条,闲暇之余还能邀上三五好友品茶聊天,那份悠闲如今回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

质的改变
    时间如白驹过隙。初一那年,父亲的事业步入了正轨,在镇工业园区买了一块近20亩的地,开始了由“家庭作坊”向“正规厂房”的转变。距离的遥远使得家与厂之间显得不那么方便,于是父亲琢磨着进行又一次的换房。
    有地就有房,在父亲与多方领导的沟通下,终于我们又能在工业园区的路旁、自己的厂区内建造属于自己的家。这一次,是质的升级。父母亲在选材、装修等方面都是亲力亲为,而我也时不时的作为“小包工头”似的出现在工地现场,毕竟这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家。终于,一年时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一座三层小洋房伫立在了我们面前,没多久我们一家人就迫不及待的住了进去。
    此时父亲一位朋友正好需要房子,于是陪伴了我们十多年的“前后两栋联体三层楼房”以当时35万多的价格过户给了这位朋友。如今每次经过老家门口,昔日情景总是不经意的浮现在眼前,我想,那是对于童年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新的起点
    23岁的时候,大学毕业,没啥大出息的我却把女朋友带回了家。父母喜出望外,于是诸如买房买车结婚等问题接踵而来。虽然我们两个都找了份工作,但对于昂贵的房子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父母却一点儿不犹豫,趁着穿暖花开的时候带着我们两个开始了婚房的物色。
    由于我们是西乡人,因此对于房子的区域就有了较明确的选择。之前表哥一家人在长江御园买了一套花园洋房,10500元/平米左右的价格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因此对于他们的盛情邀请我们需要多做思量。
    在CBD、城西地区多方考虑以后,我们最终敲定了和院峰景高层。原因如下:1、价格实惠,7000多元的单价在心里承受范围;2、离万达也就3分钟车程;3、门口就是西面大统华旗舰店,对面为好几万人口的普惠苑,菜场早已成熟。
    对于我们没有住过高层的人来说,对于楼层没有太大的感受,而父亲认为住的越高越好,排除掉顶楼那几层以及不吉利层次,最终拍板于23楼158平米的户型。家里为我购买婚房没有过多的考虑,没有过分的奢华,有的只是普通人对于房子、对于家的企盼。衷心希望和院能如约在明年3月交房,那么接下来的装修、入住、结婚也就能摆上日程了。

后记:
    我的年纪、我的阅历无法与前辈们相提并论,我只想把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吐露出来。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原来我也与房子有了那么多年的“交情”。作为房子,更多的是对家人、对大爱的诠释,是对成功、对希望的孕育。
    我与房子的故事,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而我,也即将面对我崭新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2宝石 +50 好评 +2 收起 理由
JY510小草 + 50 + 1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活动奖励
莫小碗 + 1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DASY 发表于 2013-12-14 16:37
房子,我人生的带领者

引言

土豪,我们做盆友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碗 发表于 2013-12-15 09:19
土豪,我们做盆友好吗

一介草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DASY 发表于 2013-12-15 09:20
一介草民而已。

:$表谦虚了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辈子,自从结婚到现在,一直是过着借钱买房还借的日子,买了四次房子,第一套房子卖了用于第二套房子的装修。这辈子还得买一套房子。我和弟弟妹妹商量好了,以后买对门及楼上楼下,这样年纪大了可以相互依靠,靠子女来照顾是不太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小碗 于 2013-12-15 16:56 编辑

一个90后,与房子的成长史
    1990年5月,估摸着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我母亲在努力了近二十个小时想自然分娩下我结果以失败告终后,一把手术刀把我拯救了出来。头太大这个理由让多年后在物化题中拼死挣扎的我怎么都想不明白:说好的大头聪明呢?
    言归正传,今天,就来说说在过去的23年7个月,属于我自己的与房子的故事。
    这时候就有人发话了,一个姑娘家,年纪又不是特别大,与房子应该也没啥渊源。但,其实不然。每个人但凡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必然需要一个空间来予以生存,而这里提到的空间都是基于土地上的,很多人喜欢把它称之为“家”。
    我的第一个“家”是在西大街,和父母还有我的太公住在一起。那的房子早在十来年前就已经被拆掉,之后我也没再回去过。但是我还记得那儿的石子小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而我的太公还特意给我买了一双粉红色的小雨靴(那时貌似叫套鞋- -||)。在小路边有口井,旁边就是个托儿所,那也是在我那十几年的漫长求学生涯最初开始的地方。我也记得,在街上旁边自家盖的民房里,有个我们托儿所烧饭的奶奶,每次去他们家都有好多好吃的。我的这个“家”面积不大,是顶楼,朝南的房间太公在我爸妈结婚的时候让给了我爸妈做了婚房,他独自一人住在朝北的小房间,虽然房子很简陋也很破旧,但那里承载了我最最原始的童年生活。而提到这个“家“,就不得不提到我的太公,那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在把我母亲培养成人之后,继续在我的成长事业上发光发热,虽然他在去年年底已经离我而去,但是他永远都会活在我那美好的记忆中,相信也会成为以后我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可以回忆起的温暖慰籍。
    后来,我也记不太清是什么时候,我和父亲母亲搬离了在西大街的“家”,来到了位于益健路最西头的那几幢多层房屋里,门牌号是多少我已经记不清了。然后我的幼儿园大班和整个小学生涯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整个房子的建筑面积依稀记得是六十几平米,没有独立的小房间,客厅和卧室用一扇移门隔开。还记得每天晚上到了9点左右,爸妈就会赶我去睡觉,然后我就会躲在移门后面偷偷从门缝里张望客厅的电视机。又或者,爸妈在外出时把电视机遥控机藏在一个自以为我找不到的地方,然后我就会在信誓旦旦保证认真做作业把他们送走之后“嗖”地一下跑进房间搜出遥控机开始看电视,心情又是兴奋又是紧张,生怕突然有人回来。等听到门锁转动的声音的时候,我又立马吧遥控器丢回原处,“飒飒相”跑回桌子前装作很认真写作业的模样。小学五六年级的某一天,家里来了几个陌生人,说是来看房的,然后我就知道我在这里也住不久了。当时其实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有更大的新房子住了。但真到了搬走的那天,却有一股巨大的伤感情怀将我笼罩住,我在屋子里走了一遍又一遍,睁开眼又闭上眼,想把一切都记下来。搬了家后,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抬头往三楼的那个窗户多看两眼,纱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外立面也重新粉刷过了,楼下沿街的车库都改装成了一家家店面,老房子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貌换新颜”。
    接下来,就要说到我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了。花园社区是个热闹的地儿,一村到八村,横里覆盖了长江路、香叶路、文化中路、澄江中路、花园路等。由益健路换到花园,除了学区的考虑外,父母也是觉得我长大了,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了。一百多平米的面积,两室朝南,都做成了卧室,朝北分布了一个大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在客厅里另外单独辟了一块出来用做书房,现在成储藏室了= =||。在这个地儿,我愉快而又惆怅度过了我整个青少年时期。俗话说,往事不可追,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而现今,我将又面临这一次搬家,虽然距离下次搬家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青春里最美好的那一段已经留在了这个屋子里。本来父母不打算将这里卖掉,但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目前的决定是在搬家之前将这个房子出售。
    我也知道,搬家后将会依然有一个新的环境让我去适应,去融入,我也依然会对下一家、下一所屋子抱有深厚的感情。但是,我更清楚地明白,没有哪所屋子能代替现在的屋子,或者说,生命中的每所屋子都拥有着不可替代性。它们各自代表了在你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时段,它们见证了你在那个时段的所有喜怒哀乐。在你开心大笑时,它们陪着你;在你伤心流泪时,它们陪着你;当你爸妈外出时,它们陪着你度过孤单寂寞;当你邀请亲朋好友相聚时,它们为陪着你谈笑风生……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房子是件大事,因为“家”是每个人所需要的,也是陪伴着每个人时间最多的地方。于我来说,我和房子的故事仍然在继续,我也期待着将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所房子,我将会和它们共同携手走过岁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宝石 +50 好评 +2 收起 理由
JY510小草 + 50 + 1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活动奖励
流冰魄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 发表于 2013-11-14 22:41
对房子,我一直很知足!
    年近知天命了,屈指算来,从记事起,连续住过3个月以上的房子有18个 ...

谢谢肯定,现开始在蓝天豪庭版块写“我的9次搬家经历”,一天写一个续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碗 发表于 2013-12-15 16:52
一个90后,与房子的成长史
    1990年5月,估摸着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我母亲在努力了近二十个小时想自然分 ...

小婉,我一直以为是位大龄圣女呢,原来是一90后,如此年轻,如此优秀,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 发表于 2014-1-16 16:14
小婉,我一直以为是位大龄圣女呢,原来是一90后,如此年轻,如此优秀,大赞!

[s:81]泰山兄过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碗 发表于 2014-1-16 16:35
泰山兄过奖了

叫叔叔比较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10-19 14:09 , Processed in 0.11638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