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89|回复: 4

[综合类] 揭秘乳制品行业“潜规则”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9-1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9-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KAO,真是心狠手辣,应该统统拉出去枪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在网上看到网友上传的今晚央视新闻联播视频,由邢质斌主播的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奶粉质量检查结果的通报。22家奶粉厂家产品含有三聚氰胺,著名国产品牌几乎一网打尽。报道里这样几条信息耐人寻味:

一是被查出有问题的广东雅士利奶粉出口到孟加拉、缅甸和也门(新闻中说该品牌奶粉仅出口这三国)的产品不含三聚氰胺;各厂家所有供应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这条新闻告诉我们,中国的生产厂家执行的是两条生产标准,宁可用毒奶粉喂养本国的孩子也决不给外国友人造成一点伤害。这条新闻还告诉我们,生产厂家完全有能力做到按为外国友人提供奶粉的标准生产,但他们拒绝为中国的孩子履行最起码的义务——我们甚至可以不要求有营养,但提供无毒的奶粉也是奢求吗?这条新闻同时还证明了:如果说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是某些心理阴暗的中国人夸大其辞栽赃于人的伎俩,那么,今天把毒奶粉留给中国的孩子把好产品供给外国友人则是某些中国人歧视同胞的最准确的注脚。

二是报道中提到,本次抽检的各厂家9月14日以后生产的液态奶未检出三聚氰胺。这条新闻告诉我们,自9月11日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各生产厂家都加强了生产管理和质量检测,所以14号以后生产的奶粉不再含有三聚氰胺。这表明这样的质量事故厂家在技术上是完全可控的,仅仅三天时间各厂家即毫不费力地把三聚氰胺踢出厂门。这条新闻还告诉我们,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要么是厂家平时疏于管理,没有真正落实严格的质量标准,要么就是故意大规模投放三聚氰胺。而参照第一条新闻内容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既然提供给外国人的奶粉完全合格,就说明厂家还是有一套质量管理体系的。像这种大规模地连续地生产含有同一种有素化工产品的奶粉,厂家质检部门不可能长期检测不出来。这条新闻同时还证明了:这么多厂家不约而同地同时生产含有同一种毒素的奶粉,表明这已是行业内通行的潜规则。即便这毒素是来自奶源或是供应环节,厂家都难逃默许、纵容和放任之责。跟厂家自身直接投放三聚氰胺并无本质区别。

三是新闻最后强调说,有关专家提醒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产品,其后果是造成泌尿系统疾病,绝大部分结石婴幼儿可通过 水排出来,即使出现肾衰竭也能治愈。这条新闻告诉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专家的无耻,他们总是在人们愤怒绝望的时候跳出来给人最后一击。在已经出现有婴幼儿 毒奶粉死亡的的病例时,他们还厚颜无耻地“以正视听”,已经失去了做人最起码的良知。这条新闻还告诉我们,每当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都有专家出来解释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背后肯定有一个局——有人需要专家出来说他们不方便说的话!专家从貌似公允的科学角度解读更容易平息众怒,让人信服,达到他们做不到的效果。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次报道中所谓的专家并没有具体姓名,这要么说明这些专家也知众怒难犯,不敢署名,要么就根本没有这个所谓“有关专家”说法,只不过借这个名头进行新闻导向罢了。这条新闻同时还证明了:对毒奶粉临床危害这样轻描淡写的解读,预示了毒奶粉事件最终极有可能和四川地震灾区豆腐渣校舍跨塌一样不了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吃这样的奶粉长大,不成东亚病夫也难!!!!!!丧心病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   啥也不说了 [s:1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4-6-7 07:31 , Processed in 0.08703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