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 星期日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50|回复: 10

[小区活动] 《三枪》观后感(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枪拍案惊奇》票价应该订一百二,并附赠有线电视包年一年,然后在央六放放就得了。
  
  基本就是一个拉长了的小品或是二人转。这破玩意根本不能叫电影。张艺谋这厮真是猪油蒙了心,这么好的本子让他搞得不伦不类。
  
  满是炒冷饭的笑料,连点新鲜的都没有,倒是图省事,这真是赚快钱来了,借着春晚《不差钱》的余热,抓紧捞一把。电影真不是这么弄的,毕竟也算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这不自己往自己头上扣屎盆子么。
  
  是,小沈阳这一颦一笑的多妩媚啊!不过想找乐你去刘老根大舞台多好啊,那更热闹,还有黄段子呢,那一段一段的多招笑啊。花好几十跑电影院里一本正经的看90分钟,这不是找不自在么,你说这黑灯瞎火的。
  
  看到结尾还来了一个喜剧部分导演尚敬。这才多少明白点,哦,这张艺谋是拿这片当情景喜剧拍的,还专门找个情景喜剧导演帮他把关。在尚敬的帮助下,张艺谋终于把这个片子搞成了这个奶奶样。当然了,少不了小沈阳、赵本山他们的倾情奉献,这里处处是他们的影子。不不不不,不是人影,我说的是风格,整个观影过程这个跳啊,一会小品,一会二人转的,就是不见电影的痕迹。
  
  一个磨磨唧唧,毫无悬念的故事,这么好个本子,悬念呢?节奏呢?一部电影能让人坚持看下去,是因为他有悬念或是一些情绪的东西带着观众走,观众渴望知道下一步发生了什么,谁死了?谁活了?最后他俩在没在一起啊?这就叫悬念。而这个电影呢,会有抓人的东西么?有一点悬念的东西存在么,一个如此精彩又交错制衡的剧本,却成了一个简单的闯关游戏,三下五除二,完活。这倒是痛快。还有那个愚蠢的剪辑,大段大段的情节,搞得节奏拖得要死。黑色幽默的电影,精彩就在于各个线索之间的纠结与制衡,可这里呢,几条线索都快成平行线了,还有什么精彩可言!
  
  确实,丫蛋和那个龅牙伙计的辩论脱口秀很精彩,这也是唯一让我叫好的地方,当当当当这么多句台词,一个长镜头下来,演员确实很辛苦。听相声《报菜名》也就这样了。不过这段最大的问题是:这分明是个鸡肋啊,精彩是精彩了,这玩意破坏气氛啊,上一场是孙红雷要杀人,下一场是孙红雷去见倪大宏,中间夹这么个玩意,真当是电视插广告呢。
  
  剧情也是漏洞百出,孙红雷假借杀闫妮和小沈阳,骗取倪大宏信任,于是搞来两人带血的衣服,这俩人的衣服哪搞的啊,他俩为什么会睡那么久,这跟孙红雷有关么。这里就缺交代镜头。小沈阳埋倪大宏,说是自己以为是闫妮杀的,他帮着处理一下,同样也缺一个交代镜头,他怎么就那么确信是闫妮杀的,起码你在小沈阳看见尸体的时候给个闪回,强调一下闫妮的杀人的决心,这种不严肃的叙事省略,很容易造成歧义。包括这么谨慎小心的孙红雷,为什么突然狂性大发,跑去杀小沈阳,一个阴险狠毒的人,如果狂性大发,一定是要被屡次刺激才会如此,而孙红雷这种,就有些太莫名其妙了,搞得人物性格也不统一了。注:以上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我知道,即使我再骂这片,还是很多人会去看的。不过我觉得,这种片还是下载下来,用鼠标拖着进度条,快进着看看就得了,花钱去影院,即浪费金钱又浪费生命,真是不值。
  
  虽然上面风声紧,但是下载一定会有的,加油吧,少年们!
发表于 2009-12-1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电脑上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不看此片要后悔,看了此片更后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
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3枪是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凡愤怒文艺青年大师,都有这么一过程:先是才华纵横都溢止都止不住,再是一副和主流不合作态度,之后拍出几部开天辟地乾坤大挪移的片子,引得无数考证家学问家尽折腰,扭住片头哪个小道具就跟你谈后现代解构主义寓意。如此挥洒了几年,发现自己声名显赫可是晚饭还只能吃泡面火腿肠,加上门外时不时有人低声说“上头派咱来问,先生你肯不肯被招安……”
  一般大师到这份上,就只有四条路走。一条是莫名消失了,参考俄罗斯上世纪30年代短篇小说写最好那几位;一条是自己挨家里嘴上贴张封条憋死,比如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条是流亡,然后国内各册籍就没你名字了。
  (关于这点,插个超冷的笑话。我以前看张学友和林嘉欣《男人四十》,字幕和对白经常不同步。张学友有句对话,字幕打是:“下周某人[此人是2000年诺奖]要来我们学校参观。”对白念出来是:“下周余秋雨要来我们学校参观。”)
  
  最后一条路,是大师终于翻然悔悟,一闭眼一狠心下了山。然后锦衣玉食,得展抱负。一个导演从愤青变和顺,就是被招安啦。从大局出发来看,这种转变是有益的——你看,既饱暖了自己,又陶冶了人民,还让相关人等安心,多么快乐啊。   
  
  以前有段时间,我以为张艺谋导演也走上了最后一条路。看他前期电影时,我就很紧张。因为虽然水平有起伏,经常拗自己那套过了劲(《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经常挑剧本花了眼(《幸福时光》),尝试新题材时经常用力过度(《外婆桥》),但他的电影还是有很多不健康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看了让人心情沉重。后来,看了21世纪他几部充满喜感的山水团体古装操,我就比较放心了。等他去做了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基本上我就完全安下了心——都已经入组织了,多好啊。  
  
  但是,后来,看了几部无间道系列,我就自己想了:张艺谋真心被招安了吗?要知道,总有些文艺青年憋着股劲,说最爷们的事情,是为了一个高贵的梦想而屈辱的活着。这张导毕竟是大师啊,大师怎么能随便被招安呢?所谓大师就是偶尔犯点小昏,但大体节操相当固执。张导既然是大师,他能轻易被招安吗?他会不会暗地里又憋着些不和谐的想法呢?我们都知道,有许多大师很擅长身在曹营心在汉,俗称玩无间。比如说吧,博尔赫斯在和皮诺切特见面时,就说过一句貌似夸奖实则冷嘲的大反话。这就是大师范儿。由此推论,张导完全可能是这么想的:   
  
  后来我就想,对,张导一定是个无间。比如说,《十面埋伏》吧,完全可能是张导在反讽解构《无间道》和李安们。《黄金甲》吧,完全可能是张导在反讽宫廷戏、乱抡戏和挤胸党。张导的手法,就是把一种东西往极致弄,终于把大家都弄恶心了。这说明张导居心险恶:这就是赤裸裸的无间道啊。  
  
  揣着这种审片的思路,我一看完《三枪》就拍案大惊:果不其然!张导这片太不和谐了,太皮里阳秋了,,完全是那些文艺老青年贼心不死的路数嘛!
  
  险恶用心在哪?且容我细细分析。  
  
  先说片里的主场地麻子面馆,卖油泼面。西安群众举手了:油泼面焦香油辣,好吃得紧。可是这么一甘肃面馆,怎么一二三四全是东北人呢?连巡逻队长都是东北人?
  张导在这里的寓意就很邪恶:第一,反映了当时农村人背井离乡大量出外务工,导致经常某地区外地人多过本地人的事实;第二,影射东北文化遍及大江南北,在春节晚会上称霸一时。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本片里,赵本山大叔是个斗鸡眼,导致孙红雷、小沈阳们纷纷表示“您没正眼看过我们”。这显然是在恶意攻击城市管理者队伍简称城馆,讽刺他们目光短浅。至于赵本山企图办案结果被请吃了几碗油泼面就挥手撤人不了了之这个事实,更是对城馆的污蔑:众所周知,城馆队伍文明执法,克己奉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片充斥了对城馆部队的恶意刻画。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闫妮被老板买去十年,生不出娃,于是被老板虐待。这个情节非常邪恶,一石三鸟:一是在影射当时农村有买妻现象,二是在影射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三是在影射当时的家庭暴力高发案率。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小沈阳和闫妮跟波斯人买枪看炮,其实是在影射当时边境走私贩子猖獗。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麻子赚得盆满钵满,却长期欠薪,导致员工必须琢磨撬锁走上犯罪道路,终于导致命丧黄泉。这一情节显然是在影射老板欠薪、员工以极端方式索要薪水。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麻子和孙红雷串通,秘密谋杀自己的妻子与员工。最后孙红雷得财后狙杀老板图财害命。这一情节,显然是企图造成一种企业家与有关部门勾结、草菅人命、伪造现场证据的可耻行径。而孙红雷杀人灭口的行径,也是对城馆的又一次恶意攻击。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本片片尾大字标明,喜剧部分导演为尚敬。加上闫妮自《武林外传》后再度出演老板娘,加上片中大量《武外》式的笑料,这是张导在自嘲和自我解构:他企图丑化中国电影,使人以为,其实这部电影就是《武外》+科恩兄弟+东北赵家班。中国电影就是这么一个山寨+商业元素杂合+分工制作的流水线产品。这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张导还生怕大家不知道他的无间用意,特意让孙红雷出演了戏份最多的张三。众所周知,孙红雷本年度大红是因为《潜伏》。张导是用这种方式来暗示:这片就是个无间道片。   
  
  最后,本片自老板死后,完全可以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张导却安排孙红雷一次又一次潜入店房,一遍又一遍的杀人灭口。这种行为,其实是想暗示三个真理:
  对某些人来说,你必须死——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
  对某些人来说,你必须死——钱最后总是在钱或有武力的俩人手里转,其他劳动者一旦企图染指其女人或钱,就只有死。
  对某些人来说,你必须死——因为,一部分人(比如有刀子有武器的)富裕了,再把不富裕的干掉,如此才能达成共同富裕。
  
  当然,以上也都是完全无稽的恶意攻击。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千万别太端庄
  赵本山瞪着斗鸡眼上场的时候,我刚喝了口水,然后他说了一句台词,我顿时喷了……幸好前排无人,要不然真是一出杯具
  
  张艺谋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个人。我觉得他真要去拍一部正经的喜剧应该不会比冯小刚的差,因为看了那么多年的冯氏喜剧,还从没有一部像《三枪》这样让我把满口的水都笑喷出来的……
  
  看首映的时候我觉得记者们太过于矜持(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一部张艺谋电影),他们笑得有点谨慎有点含蓄有点暧昧有点不知所谓,张艺谋炮制的东北人的麻辣烫把我们这些温和的南方人烫得有点儿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大声喝彩还是该小声窃笑,怕一不小心表错了态,让那些遮掩得华华丽丽的粗俗本性“走光”了。
  
  张其实是想告诉全世界:“我也是一个俗人。”而这部叫做《三枪》的电影的确俗得不能再俗,红男绿女,贪财偷情,动机赤裸裸,台词活脱脱。人物形象要多粗俗有多粗俗:麻子、爆牙、秃头、斗鸡眼……讲话喷口水,走路罗圈腿,唯一正经的人还是个杀手。张艺谋不玩煽情,也不摆拍大场面,他把N个东北二人转的段子嫁接到一起,组合成一个新的故事。抛去“大片”的束缚,张艺谋如释重负,故事讲得简洁明快,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我想,这一回,他俗得很爽。
  
  不爽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评价这部片子的时候神情很奇怪,不说不好看,也不说好看,只是说有点“另类”。其实不是电影另类而是他们异类,没把自己当成俗人,没能领会张大导演返璞归真的境界。所以,看《三枪》的时候,您千万别不好意思笑,因为它就是张艺谋这个大俗人把各种俗元素揉搓在一起的一部大俗特俗的电影,说白了它就是逗你玩。张艺谋都没正形了,您千万别太端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冷的天,再去看这么让人笑得发冷的电影,要回家加条毛线裤啦
所以,我考虑还是不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去看,也没有去拿电影票 [s:3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了,确实不咋滴
低速的搞笑
小沈阳的出名永远摆脱不了,扮女装,低速笑话,还有模仿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4-6-2 15:33 , Processed in 0.09135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