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告别奥地利那个美丽的小山村,长驱350公里,到达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亚得利亚海滨的威尼斯。 我们的大巴停在威尼斯港靠内陸一侧,与威尼斯岛隔海相望。下车后改乘游轮直奔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离码头很远,我们就看到圣马可大教堂的钟楼直冲云霄,顶端的天使雕像在蓝天白云下熠熠放光。 圣马可广场已是人山人海。作为威尼斯的中心广场,这里曾经是威尼斯城市共和国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中心。整个广场呈梯形,四周被教堂和宫殿所包围。 广场东侧的圣马可大教堂因埋葬着耶苏的弟子圣马可而得名。在威尼斯随处可见圣马可的雕像,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我们刚到的小广场上就挺立着两根高大的石柱,其中一根石柱上挺立着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威尼斯城徽---飞狮。只见这飞狮展翅欲飞,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据导游介绍,那上面用拉丁文刻着天主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 广场南侧和北侧的新、旧市政大厦,是当时共和国执政官办公的地方。广场的回廊上有精美的彩绘,廊下有各色各样的精品店和闻名意大利的咖啡馆。 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向南走出广场,壮严的总督宫与圣马可大教堂相邻。这总督宫全是用白色的大理石砌成,严整而又华丽,据说内部装饰十分富丽堂煌。只是与其一河之隔的监獄,厚实的墙壁,狹窄的铁窗,阴暗的光线,使人看了有些阴森森的。特别是那河上的一座拱廊桥,架在总督宫和监獄之间,也是封闭得十分严实,只在朝向运河一侧留有两个小窗。重犯在总督宫接受审判以后,临刑前必经此桥押赴刑场。死囚们只能在此透过小窗看一看蓝天。想到家人就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绝望叹息。故此桥又名“叹息桥”。 但威尼斯最美的还是水,她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她的灵魂。这个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的城市就由118个海上小岛组成。400多座桥梁将170多条蛛网般密布的水道紧紧维系在一起。从空中俯视威尼斯,她是那么晶莹,那么柔情,就像漂浮在碧波浪尖上的浪漫的梦。我们一组12人搭乘一艘白色的游艇,一头钻进这个梦幻中去。 游艇沿大水道捷驰而去。放眼两旁,都是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没见一辆汽车、摩托车,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有。河中尽是船,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机动的、手搖的,五颜六色,川流不息。最具特色的是一种两头尖尖、高高翘起的叫“贡多拉”的木制小游艇。这种狹长的小船可乘座五、六人,一个头戴宽边草帽、身穿民族服装的船夫划动单浆,成群结队地随着船流在碧波中一颠一摇,带给游客既刺激又痛快的感觉。整个威尼斯都建在水中,水道就是大街小巷,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有码头,停泊着自家的小艇。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街道,沿途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到处是世界级文人墨客的遗迹。我们按动快门,尽情记录着如梦般的美景。 游艇一个转弯,带我们钻进了小巷。水巷很窄,有的地方只容单船通过。水巷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多为船库。水巷的桥很多,各式各样的木桥、石桥一座连着一座。为要保证涨潮時船舶暢行无阻,这些桥都建得很高。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代代相传。如果与苏州的水巷相比,沒有那么幽深绵长,但要堂煌、热闹得多。河水也要清澈得多,如果没有水波晃动,看得见河底有金鳞游泳。 驰出水巷,一头扎进亚得里亚海宽广的怀抱。浩瀚的亚得里亚海在夕阳下波光粼粼,一碧万顷。游艇拨开蓝湛湛的水面,船头激起两股珍珠般的雪浪,后浪推着前浪,一波一波地踊向很远很远的地方。暖暖的海风吹来,我们顿觉豁然开朗。 左岸的威尼斯水城,黄墙红瓦、鳞次栉比;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万头攒动,熙熙攘攘。正前方一座小岛上,尖尖的钟楼在碧波中跳跃。钟楼前面的水中好象有两个巨大的白色雕像在浪花中忽隐忽现,好一派海市蜃楼的风光。远处的天际,一条长长的大堤横跨海峡,一列乳白色的列车在蠕蠕爬行,海水拂动着它的车轮,仿佛就在水中穿行。惊起一群银白色的海鸥,与在桥上盘旋的鸽群一齐起舞,天连水、水连天,秋水共长天一色。 趁着余辉,我们又驱车300公里,住到佛罗伦萨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