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弗也

老在那说刚需,我也来算算江阴的刚需究竟有多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楼主(弗也) 的帖子

引用第25楼小桥流水于2010-05-09 16:20发表的 回 楼主(弗也) 的帖子 :
楼主以结婚为刚需的主要依据,这点我认可,但若认为刚需除了结婚用房以外就没有,那就大大的错了!

现在结婚的主要是80后人群,年龄在20~30之间,但这一群体,目前的购买力并不是最强的。

最强的是哪个年龄层?
.......
一天没来,回帖的人还真不少,针对大家的问题,我再说几句吧
改善型住房的人群确实是存在的,大家经济条件好了,当然希望住大一点的房子,这个无可厚非,但我要说明两点,一方面:改善型需求是可以被抑制的,也就是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刚需,如果大家预期房子会降,那么很多改善型需求的人会选择观望。另一方面,真正的改善型需求其实上并没有从总量上增加市场需求。什么是真正的改善型需求?说通俗点就是从小房子换成大房子,而且是把小房子出售掉的那部分人,那小房子卖给谁了?我想很大一部分是被那些买不起大房子,而又必须要买一套的结婚人群给消化了,也就是说,改善型住房人群在改善自己的同时,也解决了另一个“刚需”人群。所以,从总量上来说并没有增加市场的需求,7000个刚需还是只需要7000套房子,而且同时也满足了很多人的改善需求。那么每年成交的那么多套房子都哪去了?举例说09年光新房就成交了17000多套,那多出来的10000套房子哪去了?那就是很多人手里放着两套,三套,甚至更多的房子。
还有一点,衣,食,住,行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我觉得房子并不能单纯的作为一种商品或投资品来看,更不应该成为国民一辈子奋斗的目标,人是有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如果一个社会大部分人活着一辈子就为了个房子而奋斗,那这个社会还会有啥前途?这是个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公平的基准,就像教育和医疗,如果政府完全放开,没有义务教育,没有医保,我想这社会必然会乱,穷人根本读不起书,看不起病。同样,如果把房子完全市场化,必然会导致有钱人挤压穷人的生存空间,就会在社会上制造一种不公平。我们的政府一直都处于摸索与实践中,当初把房子市场化的时候就是借鉴香港的模式,然而不要忘了香港是在被殖民的情况下才实行的这么一套政策,而且港英政府是在解决了大部分人的居住需求的前提下才搞的这一套,也就是所谓的公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现在又有多少公屋?如果社会主义国家连人的基本的居住需求都满足不了,那何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房地产就像一个恶性肿瘤,越来越大,你说是提前把它摘除了好还是不加控制的继续让它待在中国经济的体内?现在国家之所以连续出台那么多的政策,就是想限制房市的投机性需求,让他真正回归到居住的本质,从恶性肿瘤先变为良性,不要继续膨胀,之后再慢慢摘除,这个是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目前不得不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6楼(弗也) 的帖子

严重赞同你的观点,前段时间国有企业已经陆续撤离房地产。我想整顿房地产的时间已经不远了。目前我们这个社会上交流都离不开房子。都被房子所捆绑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国家肯定会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26楼(弗也) 的帖子

引用第28楼一往无前于2010-05-09 22:52发表的 回 26楼(弗也) 的帖子 :
严重赞同你的观点,前段时间国有企业已经陆续撤离房地产。我想整顿房地产的时间已经不远了。目前我们这个社会上交流都离不开房子。都被房子所捆绑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国家肯定会灭亡。

  看看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速度和房地产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后者,感觉步伐太快了,其他的配套产业完全没有跟上,造成了对环境的极大污染。江阴从仅有的几个房产公司发展到近200个公司,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来?为什么目前政策下北京有些楼盘能从2.4万的价格直降6千?说明其中的利润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不要说房价上涨是因为政府收了太多的钱,政府在每平方米的建筑可收取的规费是五、六百元,和上万元的房价相比基本不算什么,跟某些开发商赚取的百分之百的利润比又算得了什么?

  目前江阴有限的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建造大量的房屋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过多的改善性住房(手中有多套房屋的人群,有的甚至为孙子辈也买好了房)让我们的耕地丧失贻尽,作为鱼米之乡的江阴,我们的粮食已经到了需要外来支援的地步,这是我们倡导的发展,在建设的幸福社会吗?土地就是资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投资的,国家再不进行调控,任由房地产象去年一样疯狂,楼上说的不是危言耸听。只有把多余的房子逼向市场,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而不应站在一已之私的立场上误导消费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支持25楼观点,身边同事大多数是这样,在近几年更换了新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我是刚刚毕业大学生。刚刚工作不久,根本谈不上买房子。我想就算我奋斗好几年也可能买不起房子。那么大的压力,你说怎么可能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工作上呢?现在买房不靠父母正的是不行。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刚需”都是ZF和抄房客口头拿出来的噱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唱空的人说到底是一种愤青情绪和仇富心理在作祟。唯恐天下不乱,希望房价大跌。
其实即使房价跌下来30%,他们还是不敢买,买不起!
纯粹是一种看客,希望别人倒霉!
江阴的房价、中国的房价在某些人嘴里已经唱空了10年,实际情况呢?1999年是,我记得长江路花园三村哪里那里的房子是1500左右,现在呢?

其实只要简单想一想: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土地红线不可逾越,通货膨胀无法回头,资产价格日益走高,房产价格会降吗?
即使物业税出台,原值*0.7*0.12的税负跟房价涨幅来说算得了什么?
还是想法赚钱吧,不要幻想天上掉大饼?

退一万步说,房价拦腰一刀、引发经济危机时,投资客损失的只是收益,而本来就买不起房的那些弱势群体们恐怕就要靠救济过日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4-6-7 01:36 , Processed in 0.0871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