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44|回复: 21

无锡市史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认真贯彻《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无锡史志事业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史志部门关于史志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无锡史志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工作基础和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无锡史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史志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能,地方党史编撰、二轮志书编修、综合年鉴编纂、史志资政研究、史志文化宣传、党史遗址保护、史志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三五”时期史志事业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党史编研扎实推进。市、市(县)两级史志部门完成地方党史二卷本编撰工作,编撰出版《中共无锡地方史(1949~1978)》《中共江阴历史(1949~1978)》《中国共产党宜兴历史(1949~1978)》。启动征编地方党史三卷本,在全市范围征编新时期党史专题,编撰出版《辉煌历程——新时期无锡党史专题集》《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共无锡市委工作纪实(2006~2010)》《经典“十一五”——无锡最具影响力事件和人物》。深入开展党史人物研究,编撰出版《回眸人生——钱敏回忆录》。组织开展学习党史活动,编撰出版《党史春秋》《党史故事》《党史遗址》《党史知识》一套四辑中共无锡地方史系列丛书、《红色印记》青少年党史通俗读本以及《新四军在无锡》《江苏省无锡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历史见证——江阴抗战史料辑录》《太滆记忆》等抗战史料专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二轮修志进展顺利。扎实推进二轮修志工作,《无锡市志(1986~2005)》共45卷、475万字基本定稿,进入出版程序,编纂进度位于全省前列,《江阴市志(1988~2007)》《宜兴市志(1988~2005)》《南长区志(1988~2007)》《崇安区志(1986~2005)》《无锡市郊区志(1986~2007)》先后编纂出版,《马山志》《北塘区志》《惠山区志》《新区志》分别通过终审或进入总纂阶段,市(县)、区志编修进展良好。乡镇(街道)志、村志编修成果丰硕,全市21部乡镇(街道)志、村志获首届江苏省优秀乡镇(街道)志、村志评选奖。部门志、行业志编修方兴未艾,相继编撰出版《无锡园林志》《无锡市国土志》《无锡市纺织志》等10部志书。旧志整理有序推进,编纂出版《无锡艺文志长编》,点校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明万历《重修宜兴县志》等。历史地情读物征编成果显著,编撰出版《明月山川——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与无锡》《无锡近现代名人》《无锡历史地情图册》《荣德生文论存稿类选》《人道须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鉴编纂常编常新。坚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鉴宗旨,稳步推进《无锡年鉴》等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突出全局重点工作,反映时代特色、年度特点、区域特性。《江阴年鉴》《宜兴年鉴》《无锡年鉴》《锡山年鉴》分别获得全省年鉴奖评比特等奖、一等奖。
(四)资政研究成果丰硕。充分发挥史志资政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水平。5年来,全市史志部门先后完成资政文章67篇,推出一批有质量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政研究成果,《加快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的实践与思考》等论文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浅析刘少奇的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实践与现实启示》等论文分别参加全省、全国学术研讨会并获奖。
(五)史志宣传有声有色。以传播普及优良革命传统、优秀历史文化为重点,加强史志文化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知地情、明史实、增智慧、强精神。精心组织开展纪念无锡解放6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共无锡地方组织成立9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以无锡市史志办公室名义在《无锡日报》刊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主题宣传文章。认真组织包厚昌诞辰100周年、荣德生诞辰140周年等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积极开展史志文化“六进”活动,建立“六进”活动联系点,有计划地开展史志宣讲活动,组织《无锡历史地情展》赴市民中心、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清名桥街道等单位进行巡展20多场次,有效扩大史志文化宣传教育受众面和影响力。切实加强党史遗址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指导工作,制定党史遗址规范化管理意见,会同市委组织部开展“无锡市党史教育基地”挂牌工作,不断凸显党史遗址在普及党的历史知识、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主要发展任务
(一)精心编研地方党史著作
围绕“一突出、两跟进”工作目标,把党史编研作为党史工作第一要务,加强党史资料征集,深化党史专题研究,组织编撰《中国共产党无锡历史》第三卷(1978~2002)。
1、全面征集新时期党史资料。重点征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及市领导的重要讲话,市各部委办局以及各市(县)、区阶段性工作总结及行业性资料或史料汇编,重大事件的决策者、执行者或当事人的口述史料。
2、组织编撰《无锡国企改革之路》等系列党史专题资料。整理出版无锡改革开放口述史料系列汇编。
3、组织编撰《中国共产党无锡历史》第三卷(1978~2002)。科学确定编写纲目,加强编撰业务培训,完成初稿编写工作。
4、组织推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无锡市组织史资料(1995~2015)》编撰工作。
5、深化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锡地方党史专题研究。适时修订出版《无锡人民革命史》。加强无锡党史人物研究,编撰无锡籍雨花台烈士传记,编撰出版《梁溪丰碑——无锡百名优秀共产党员》。
6、整体推进江阴、宜兴两市全面开展新时期党史专题征编工作,组织编撰地方党史三卷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潜心编修地方志书
按照“一纳入、八到位”工作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志工作,有序规范地方志编修工作,全面提升地方志编修质量水平。
1、全面完成二轮修志任务。加快推进全市二轮修志扫尾工作,至2020年,市、市(县)、区二轮志书出齐出全。全面总结二轮修志工作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地方志编修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和续修方式,编辑出版《无锡二轮修志理论研究成果文集》,加强地方志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为三轮修志做好理论准备和队伍准备。组织编撰《当代无锡历史图志》。
2、开展地方志资料长编工作。2016年启动全市2006~2015年地方志资料长编工作,各市(县)、区同步启动,2020年全面完成编纂工作,为三轮修志做好资料准备。探索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各级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有关组织按年度全面搜集、整理、汇编、撰写、上报本单位、本行业包括概况资料、专题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及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建立完善地方志资料征集、保存、管理制度,提高地方志工作资料保障水平。
3、指导乡镇(街道)志、村志和部门志、行业志编修工作。鼓励和推进乡镇(街道)编修志书,至2020年,消除乡镇(街道)志编修空白点,做到全覆盖,力争部分乡镇(街道)志列入“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鼓励编修村志,特别是消失的自然村落志或图志,力争部分村志列入“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鼓励、指导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编纂部门志、行业志。
4、推进旧志整理工作。编辑全市旧志联合目录,选取一批优秀的县志、乡镇志、专业志、小志进行点校和出版,至2020年,初步形成无锡旧志点校丛书。出版点校版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
5、加强读志用志工作。深入开展市情地情调研,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积极开展向机关、学校、社区等赠送地方志书、历史地情读物活动,广泛宣传地方志成果,推动城乡方志文化建设,培育地方历史记忆,传承地方文脉经典,促进地方科学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创新编纂综合年鉴
依法推进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不断提升综合年鉴的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
1、高质量编纂《无锡年鉴》。创新框架设计,突出亮点个性,注重便捷实用,每年如期编纂出版纸质版和电子版《无锡年鉴》,同步编纂出版《无锡年鉴》简本《无锡市情》,形成年鉴系列品牌。
2、推进综合年鉴全覆盖工作。至2020年,推动所有市辖区编纂出版综合年鉴,实现市、市(县)区二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并做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开展年鉴编纂工作。
3、组织编纂网络年鉴。加强对年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年鉴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为社会各界读鉴用鉴提供方便。
4、探索编纂《无锡政事》《无锡月志》等时政类地情书籍。客观记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举措、重点工作和重要事件,基本形成无锡政事、年鉴、月志三位一体的地情百科全书。
5、积极推进专业年鉴编纂工作。鼓励、指导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编纂部门年鉴、行业年鉴,丰富年鉴品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积极开展史志资政研究
充分发挥史志工作“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功能,用好用活丰富的史志资源,精心组织史志资政研究,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精神动力。
1、加强史志理论研究。将史志理论研究与推动史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史志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为史志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组织开展应用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等战略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史志资政研究,定期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学术水平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城乡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发挥市中共党史学会和市方志年鉴学会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会员开展史志文化研究,围绕重大史志纪念活动、重大史志文化主题、重大历史事件,定期开展论文征集、理论研讨活动,不断提升学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扎实推进史志宣传活动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史志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读史用史、读志用志、读鉴用鉴水平,用优秀文化熏陶人,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
1、组织开展重大党史事件纪念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和宣传口径,组织好以下重大党史事件纪念活动:
2016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2016年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01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
2018年     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年      无锡解放70周年
20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20年      中共无锡地方组织成立95周年
2020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2020年     抗美援朝70周年
2、组织开展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按照中央有关党史人物纪念的规定,通过召开座谈会、撰写纪念文章、编写出版回忆录或纪念文集等方式,大力宣传党史人物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组织好以下党史人物纪念活动:
2016年      荣毅仁诞辰100周年
2017年      秦邦宪诞辰110周年
2018年      严朴诞辰120周年
2018年     孙冶方诞辰110周年
2020年      张闻天诞辰120周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3、建立史志宣传协作审查机制。市、市(县)区史志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加强与新闻媒体、文化出版等部门的综合协调,做好对有关史志书刊、史志文化作品的审读把关工作,特别是审读把关拟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涉及党史重大题材及国家和地方重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图书、文章、影视作品、展览等,做好与党史有关的纪念场馆、纪念设施建设及其内容的审查把关工作。
4、持续开展史志文化“六进”活动。深入开展史志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活动,以宣讲报告、读书活动、现场咨询、互动交流、赠阅史志书刊等形式,大力传播党史知识、地方历史文化。
5、创新史志宣传方式载体。组织开展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纪念宣传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有关媒体,开展史志文化知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史志资源优势,积极联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辟史志文化宣传专栏,多途径宣传史志文化,形象化普及史志知识。
(七)大力开发利用地情资料
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贴近人民群众需要,组织编撰制作一批适合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学生等不同对象阅读视听的人文地情类通俗读物、乡土教材和影视音像作品。
1、统筹规划地方史编写出版工作。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做好地方史编写出版工作。组织编撰《无锡发展简史》,系统反映无锡的建置沿革、发展历程、历史脉络、文明成果、城市特质。研究启动《无锡吴文化史》《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史》《无锡乡镇企业史》编撰工作,系统反映无锡作为古代吴文化重要发祥地、近代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和现代乡镇企业重要发祥地的历史基因、发展轨迹和重大贡献。编辑出版《无锡荣氏企业发展图录》。
2、组织编撰《品读无锡》丛书。积极梳理和研究整理无锡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启动《品读无锡》丛书编撰工程,系统研究展示无锡文脉、无锡人脉、无锡城脉、无锡商脉、无锡工脉。编撰出版《无锡读本》,聚焦无锡人文历史、古迹名胜、城市精神,打造集中反映无锡最精彩图景的精品读本。编撰出版《海外无锡人》,全面反映无锡籍海外知名人士的奋斗经历和影响贡献。有计划地摄制、播放一批反映无锡历史文化发展、重要历史人物的文献纪录片、微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18 06:42 , Processed in 0.08227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