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 星期一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65|回复: 0

江阴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做好2016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苏省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无锡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地质灾害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监测预警,确保险情、灾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进一步完善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水平、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力争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预报率80%,成功避险率达85%,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实现地质灾害零死亡。
二、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及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总体原则,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期期间我市多次受连续性强降水天气影响,共发生地质灾害险情2起,灾害类型为崩塌和滑坡,由于处置及时,防治有力,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我市主要以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缓变型地质灾害为主,随着地下水禁采,地下水水位的回升,我市的地面沉降继续减弱,地裂缝活动性也趋于稳定。根据我市的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灾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情况及气象部门对2016年降水初步预测及我市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危险点情况,预计汛期仍为地质灾害易发期,以滑坡、崩塌为主,规模小到中等。季节性特征明显,强降雨、降雪等极端气候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四、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
目前,全市共有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24个,其中地裂缝1个,滑坡、崩塌23个。
(一)   重点防治地区
1、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重点防治区。青阳、徐霞客、祝塘、长泾、新桥、顾山、月城、周庄、华士等镇是我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重点防治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属缓变性地质灾害,这些灾害防治重点是加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进一步巩固地下水禁采工作成果,杜绝地下水开采反弹。有计划地将受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威胁的群众,结合“三集中”建设迁移到安全地段,拆除地面沉降灾害和地裂缝灾害区内的危房。
2、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全市未经地质环境治理的关闭矿山宕口是滑坡、崩塌灾害重点防治区。由于此类灾害是突发性灾害,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二)   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
我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是指已在调查中发现,存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对生命财产可能造成破坏和危险的地点。经前期排查,我市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24处(见江阴市2016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分布一览表),这些隐患点、危险点是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同时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进一步排查,建立档案,公布于众。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宣传,落实防灾责任,切实抓紧、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重点防范期
突发性地质灾害与强降雨密切相关,2016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防范期为6—9月,特别是7、8两月主汛期,连续降雨、极端气候及工程建设等将诱发地质灾害。必须在汛期来临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灾工作责任。各相关镇(街道)要认真贯彻落实江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根据预案中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及人事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根据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逐点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逐人逐户发放防灾责任卡或防灾明白卡,做到防治方案编制到乡、应急预案制定到点、防灾责任落实到人。开展以受威胁群众为对象的应急演练,让群众了解掌握预警信号和逃生路线,确保遇险时人员能有序快速撤离,提高受威胁群众的临灾避险能力。
(二)落实防治制度,加大重点防范力度。汛期是各类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和危险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时期。各相关镇(街道)应逐步完善并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灾害预报等制度,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台帐。要根据本辖区的地质灾害状况,建立监测网络、落实群测群防措施。每幢危房、每个宕口等地质灾害险情易发区、点都应明确划分,责任到人,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要组织力量,突出重点,加强汛前巡查、汛中巡视,对出现灾害前兆或隐患严重的区域和地段,应及时划定为危险区,予以公告,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施工现场的观察和监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强降雨、强风暴等极端气候,禁止工程施工,防止发生山体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一旦灾情发生,各项抢险救助工作按预案组织进行,把灾害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巡查后要将有关巡查、处理、发放明白卡等情况记入台帐,资料存档备查。巡查情况及防治工作措施,要以文字形式由责任人签字后汇交国土资源部门存档,市有关部门将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国土资源局汛期地质灾害值班电话为80618927、80618928(白天),81886688(夜间)。
(三)推进监测预警,强化群测群防制度。各相关镇(街道)要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贯彻落实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方案中提出的工作要求,对发现的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把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监测人员和各级防灾责任人发生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隐患,要落实资金,落实措施,加快治理。今年,完成祝塘镇文林河湘村四房巷56号危房拆除;完成鹅鼻嘴公园地质灾害治理、月城镇秦望山建材厂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力争完成白石山关闭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加快推进任桥长山关闭矿山和城东稷山关闭矿山等二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四)完善应急体系,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科学的应急反应体系是救灾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相关镇(街道)要认真贯彻落实江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各项要求,根据预案中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及人事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要针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应急措施,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办公室的领导下,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度。各相关镇(街道)要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关单位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各相关镇(街道)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各种宣传活动日,积极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向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设立警示宣传牌、播放宣传片、张贴宣传画、举办讲座等方式,重点在乡村、宕口等直接受灾害隐患威胁的地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使群众认识地质灾害前兆,学会预防、避让地质灾害。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28 03:35 , Processed in 0.0735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