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月儿 于 2012-9-18 14:11 编辑
西 行 路 漫 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说的是西域的遥远和荒漠。我们这一次的旅行不仅越出了阳关,而且向西北深入,经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布尔津,一直到达国之尽头的喀纳斯湖,使我阅遍了西域风情,第一次认识了戈壁、沙漠。
“夕阳红” 专列风驰电掣掠过嘉峪关,把我们送到了大漠深处的柳园站。列车一晚上尽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中穿行,现在脚踏实地在一望无垠的戈壁上,心中竟有一丝凄凉的感觉。五月的大漠,一片苍茫,黄沙接天连地,只有一些枯黄的骆驼刺稀稀垃垃地散落在沙包上,连个飞鸟都不见。 从柳园到敦煌,还得换乘大巴。这里的县域极其旷大,比如敦煌是个县级市,县域面积竟达3.12万平方公里,比30个江阴市还大。但人口只有18万,平均每平方公里6个人不到。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 汽车走了近二个小时,还没见敦煌。导游见大家困得厉害,就让下车透透气。路边搭有几席凉棚,有人在兜售当地的土产锁阳和罗布麻,并供应游客饮水。这在沙漠中巳是很难得的了。 休息点周围的沙包上有好多支透出绿意的骆驰刺。我对这种生命力顽强的野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由得跨下路基,爬上沙包看个究竟。这骆驼刺,髙有一米多,说草没有叶,说树没有枝,浑身上下都是刺,大约属仙人掌一类。据导游介绍,此草在没有雨水时浑身干枯,雨水一淋起死回生,浑身透出绿来,是大漠中的不死草。 汽车继续上路,扑面的阳光照得戈壁通明透亮。“呵,敦煌到了!”不知是谁忘情地叫了起来。果然,车头左前方出现了一座蒙蒙胧胧的城市,高楼鳞次栉比,还有一片亮澄澄的湖泊。导游笑了起来:“离敦煌还远呢,这是戈壁上的“海市蜃楼。”“轰”的一下,大家都不约而同站起来向窗外观望。只见远处的湖畔车水马龙、真真切切。但随着视角的转移,很快就昙花一现,烟消云散了。 正午时分,我们才看到了敦煌市的远影。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环抱中,古老的敦煌坦露在我们的眼前。下车时,导游发给每人两瓶矿泉水,告诉我们这里的饮用水很紧张,都是用车辆从外面运来的。本地的水既少又含碱太重,外地人一时难适应。这使我们这些生长在扬子江畔的游子生平第一次体验到了水的珍贵。是啊,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沙漠戈壁也能“活”起来。古时候,党河、疏勒河汇聚敦煌,形成冲积平原。祁连山的雪水滋润敦煌肥田沃土,绿树成荫,挡住黑风飞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