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471|回复: 55

[小区故事] 和风细雨陨石袭海来——陨石袭海文集(第一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代序)
    在本小区版块趋于平淡,趋于水化之时,陨石袭海的文字不啻夏日里一丝清凉的风,赶走人们心头萦绕的暑气,更让人趋于平静,陨石袭海的文章没有华丽丽的辞藻,没有上纲上线的高谈阔论,以其独特的视线和独到的见解,阐述了他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你是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但是编者觉得你在此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一、 乡土地理风情卷
二、 音乐教育感悟卷
三、 文艺社会感慨卷
四、 环境民生疾苦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乡土地理风情卷

第一篇 头顶烈日爬花山,只盼秋风送暑热
(一)
简易高尔夫球场

江南水乡

美丽峭岐

      

    最好是周六、周日的下午17:00从小区左右出发(这个时候太阳不是很晒),走到周家浜估计要40分钟,一边爬一边聊到山顶估计要60分钟,看看夕阳、看看四周、拍拍照差不多要15分钟,下山估计30分钟,走回小区40分钟(从皮弄村走),总共估计3个多小时,一般人这个时间大多在吃晚饭,可我的生物钟有点反常,比较喜欢在这段时间活动。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城南

发出呜呜噪声的地方 兴澄钢铁

疾风知劲草 山脊之上

城南局部放大 水汽重显得雾蒙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乡土地理风情卷

(二)
    山顶上确实有很多破塑料袋、饭盒、碎酒瓶等,肯定有人曾在山上野餐。但我觉得还是不要带东西到山上吃,我本人是低碳主义者,同时在努力降“三高”,爬山是为了修身养性。我更担心的是有的烟友上山,不抽烟难受,一抽烟把花山点着了。
    下午17:00点左右开始爬山,回家时路过皮弄村的红柳门口,估计快20:00,买点便宜的水果,回家洗洗吃了,对身体好呀。
    3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可能被啤酒、烤鸭化为乌有,但乡亲们如果觉得这样有助于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也乐意,团队精神嘛。
    立秋的前一天夜里,有场大雨,我还以为秋天真的到了。立秋那天,艳阳高照,地上未来得及跑掉的积水马上化为蒸汽上升,照片里白花花的是水汽。地面上的人是感觉不到的,到了山上才能看出,如果这是在山峦起伏、人烟稀少的地方,也许会出现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所以那天感觉污染并不严重。
    但江阴的环境的确不敢恭维,如果没有这么重的水汽,江阴城看起来像是浸泡在一层淡蓝色的烟雾中,间或传来兴澄机器的轰鸣声,再放出点黄褐色的烟尘,所以站在山头往北看,心里颇为矛盾,倒是喜欢向南看看。
女贞园

建设中的女贞园

女贞园的半岛

女贞园看花山

   
    坐16路石塘村再过去一站,下车就到,站名忘了,因为我是走过去的。
面积跟黄山湖公园差不多,但安静,平和。我不太喜欢人挤人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乡土地理风情卷

第二篇 安得湖水波光粼,大庇天下泳士俱欢颜
立秋那天的,我盼秋心切爬上花山,向东偏北方向看,看见石塘村边的女贞园,湖光粼粼,再往东边看,在绮山脚下,可能是由于开山采石,留下了一个人工潭水(编者注:石宕),远远望去,似一碧绿翡翠,镶嵌在断壁山脚之下,跟旁边的水系比起来,显得特别纯净。当时爬到山上,大汗淋漓,虽有疾风送凉,却有衣服粘连的难受,看到那片不知名的一潭清水,如果弹跳力足够,真想一头扎进那潭湖水,痛痛快快畅游一番。当时脑袋里胡思乱想,后来咽咽口水离开时竟然忘记拍照,回家后遗恨不已。
花山上看长江,似是一条黄河,浑浊不堪;女贞园湖水虽清,但颜色偏黑了一点,可能是从花山脚下流淌到女贞园,经过一些乡下小厂,稍许有些污染导致的,唯独此潭是从绮山上流下汇聚而成,旁边无工厂、农舍,所以没有污染,久而久之形成此潭。
以前曾数次跟同事聊起童年时光,说到儿时河水清冽,到处抓鱼玩水,好不痛快,既不担心花钱游泳,更不担心河水污染。看现在儿童,因污染不能畅游于自然天地,惋惜他们远不如我等儿时幸福。
当初大湾那片水域市民可以自由游泳,结果给了高尔夫球场圈地挖走;流经市区的河流有的被填有的被污染,那里还可以找到可以方便游泳的自然场所?说到政府,一方面没有抓好环境管理,多数河流遭尽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可以游泳的河段被大企业圈地成为营业场所。有时真想质问政府:人类有权在自然天地里游泳,尔等有何权力剥夺或变相剥夺?
后来,政府开辟了黄山湖公园,我心里真是高兴,总算有玩水戏水的自然场所了,感谢政府。但每到夏天,人们禁不住爱水的天性到水里去玩,辛勤的园警(编者注:保安)却一遍又一遍地吹起哨子,提示人们不要游泳,怎奈人多眼杂,实难管理。不知何时开始又用绳子把深水和潜水区分开,半推半就地让人们游泳。可总有艺高胆大的人游到深水区,结果又“意外”出现了电视台的记者,话里有话地问水中游人问题,结果被水中人反问一句:“你有什么指教吗?”,倒把记者问得结结巴巴。
其实,我觉得政府可以换另一种思路,多挖一些湖水,每到天热组织一群泳技高超的人在各个湖中保护游泳人,救护溺水者,即拉动就业又提高人民体质。如果江阴能出个菲尔普斯那种水怪只是全民游泳健身的副产品,能让大家锻炼身体,能让孩子们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才是真正重要的。

无名湖近景 平静的水面,轰鸣的采石场

无名湖西向东看

不知江阴还有没有更清的露天水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音乐教育感悟卷

第一篇 清晨听见黑管声,清新音符似当年
(一)
    最近早上大约530左右,总能听见某个邻居吹奏单簧管,先练习中音区的每个音符,然后练习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稍显稚嫩的技能勾起我无穷的回忆。
    当年刚刚参加工作,在厂里的铜管乐队里当了一个单簧管乐手,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下班后猛练2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开始参加多次开业庆典活动,那时企业开业也兴这个。每次演奏之时,兴奋、快乐感觉充满全身。
       其实,演奏的快乐不光在于自己会独奏某个曲目,当你在一个团队里演奏时,会发现,平常练习时不太爱听的音符在合奏时居然那么动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组合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而且你每次演奏时的感觉也不一样,舞台不一样,人员不一样,各种细节决定着演奏的音色都有变化,这种感觉是你听电脑里音乐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因为你的音箱是不变的、你的房间是不变的,你听的版本如果没有变化,那感受也不会有多大变化。当年在远望影剧院里排练时,由各个单位的铜管乐队组成的杂牌铜管乐队人多、乐器多,演奏一些曲目如《国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时,那气势磅礴、排山倒海般的感觉令人振奋,每次回忆到此幸福暖流溢满全身,文化上带来的快乐是物质享受所不能比的。
        有时为了熟练某段难度较高的小节的演奏,几个人组成的小乐队反复练习,那年95部队的一个女短笛乐手,对节奏、音色、技巧的把握非常到位,而且人也耐心,对同伴的帮助极大,练着练着就会感觉出与大合奏有着不同味道的演奏,渐渐默契的配合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快乐,感觉团队的温馨,令人印象深刻。
        不知道其他管乐队的人是不是这样,在管乐队里呆过一段时间后对管乐、交响乐有着特殊的兴趣,对军乐版的红歌、老歌尤其喜欢,而对现在流行的歌曲和音乐感觉稀奇古怪,听过之后马上忘记。
        回想现在包括我妻子在内的一些家长(当然我也有责任),让孩子苦练某种乐器,然后一级一级地向上考,孩子的演奏水平是很高,但对我上述所说的那些快乐丝毫没有感受,当达到某种级别或学业压力大而停掉乐器学习时,孩子们会非常高兴:嘿!终于不练了。这样很难对孩子的音乐爱好培养出良性的影响。不过家长也无奈,一方面应试教育的环境降低了音乐的地位,另一方面培训的目的也有问题。如果让孩子们在一起演奏简单好听的音乐,培养对音乐的爱好那才是较为合适的目的,而不应该以考级为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音乐教育感悟卷

(二)
        一开始没打算练习单簧管,只是觉得它不起眼,但由于领导要求,就开始学习,听一些单簧管的乐曲,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喜欢上单簧管,它的音色比较独特。
        小号:明亮、阳光,听见小号的声音就仿佛看见英姿勃发的武警战士迎着晨曦的阳光威严地站在城楼上。
        长号:威严、猛烈,听见它就像疾驰的火车勇往直前,或者一支强大的军队在身边缓缓推进,滚滚的烟尘遮天蔽日
        萨克斯:辉煌、尊贵,大部分人较为喜爱的乐器,但有时感觉有灯红酒绿的奢靡味道。
        圆号:音色介于弦乐和管乐之间,不过泛音多,演奏技巧复杂。
        短笛:清脆、高昂,无论乐队的规模有多大,无论再响的声音也掩盖不住短笛的声音,就像一只云雀在云中穿来穿去。
        单簧管:就像一片生机盎然的竹林,跟人有着自然的亲合力,既适合一个人修身养性,又适合在团队中扮演配角。单簧管的音色比较宽,低音部分音色象葫芦丝、委婉含蓄,演奏一些云南民歌、《渔歌》比较适合,但有的国外作品用单簧管模拟男低音,居然也惟妙惟肖。中音区域清新、华丽,也是最常用的,高音部分有时会发出令人难受的啸叫声,放在合奏的某些场合能烘托一种热闹的氛围。
        有一次常州的工人文化宫组织乐队到江阴演出,期间曾有一个单簧管独奏节目,演奏了我小时候就熟悉的《单簧管波尔卡》,只是小时候不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叫什么曲目罢了。那流利、热情、欢快的乐曲带来的兴奋鼓励我继续学习。
附:《单簧管波尔卡》,网络上收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音乐教育感悟卷

(三)
        有句老话:好日子总是不长久。后来企业经济效益差了,铜管乐队停了,上交乐器的那一刻心理难受,一种无奈的遗憾至今难忘。
        有人说:爱情是距离的产物,音乐又何尝不是。同事、家人对我的偏好多有不理解,总叫我把音量关小一点,可小音量怎么能听见三角铁的声音呢?孩子有时听的一些音乐让我感觉乱糟糟的,可他就是要听;妻子喜欢跟随流行,但给我的感觉就像那些作品是无病呻吟,但凡大多数人听到某一作品时,产生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抑或是受同学、同事的影响,只要第一次听不反感它,那么多听几次后慢慢产生了感情。但我这里要问,你给所有第一次听的音乐机会了吗?
        如果分别有两首作品,一个是目前最流行的无病呻吟的那种,另一个是老掉牙的军乐作品,比如《欢迎进行曲》,让一个从来没有听过这两个作品的孩子各欣赏N遍,其他人不要对他施加影响,我相信,孩子对后者的喜爱绝对不会差于前者。可往往大人喜欢用自己的感受影响孩子,而且母亲的影响大大超过父亲,尤其像跟屁虫一样的儿子,最喜欢讨陶妈妈得喜爱。所以,我建议女孩子们可以尝试听听老的军乐、管弦乐,给他们一些机会。比如某个韩国叽里咕噜的爱情歌曲,你听了十遍以后,你也同样地听一首军乐或管线乐品十遍,我不要求你偏好军乐或管弦乐,你只要这样做了,喜欢那一种自己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音乐教育感悟卷

(四)
       当初锡剧团老师兼乐队教练教我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吃小灶,大多数的管乐乐器的学习具有共性,一般是按照以下步骤:(降B调以单簧管为例)
1.单音练习:从低音5(下面一个黑点)开始,一个一个音往上吹,每吹一个音深吸一口气,一口气 只吹一个音,要求气流平稳,音色稳定。
2.节奏练习,还是一个音一个音练习,一口气吹一个音,由简到繁,难的象十六分音符的要多练。
3.指法练习:就是以练习指法为主的乐曲,135i什么的。
4.单曲练习。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开始学吹一些简单的曲子,指法熟练后学习高难度的曲子。好听的曲子并一定复杂难学。
        以前在乐队里发现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教练没叫他练他就天南地北地就吹牛,嘻嘻哈哈也挺快乐。大多数人急于学曲子,指法不熟却想演奏复杂的曲子,这当然有好有坏,性急学说明他有兴趣,但坏处也显而易见。我当初也犯过急躁的错误,咬合哨嘴时太用力,结果音都发不出,后来情绪放松后才慢慢走上正轨。
        练习乐器有时确实是一件枯燥的事,当初邻居家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忍受了一段时间后,后来忍不住了,一听见我在练习时就狂喊:别练啦!还把门哐哐地关。使我至今回忆起,既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愧疚。幸亏不是学的小号或长号什么的,那声音更能叫人发疯,单簧管比那些铜管乐器声音小得多,也含蓄得多。
        为了参加某次演出而进行的集体排练的机会毕竟少,但哪怕有两个人能在一起演奏那也不错。就像公园里、夕阳红老年公寓里的那几个人一样,不需要很多人就组成一个小乐队,自娱自乐,不知道我们这一辈到退休时是否还能找得到志同道合的音乐人,估计找打电脑游戏的人不成问题。
    有时候真想一咬牙一跺脚买一只黑管玩玩,但考虑的正在当房奴而利率可能上调,再想想很快就要中考的孩子,上高中要花钱、上大学都要花钱;再说,平常连锻炼身体的时间都较难抽出来,估计买了乐器也没有多少时间练,还是听听邻居的声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音乐教育感悟卷

(五)
        代沟是难以去除的,很多长辈不理解年轻人的爱好,幸亏为人父母的我们不会像当年我们的父母那样严厉斥责我们穿牛仔裤、男孩子留长发那样地斥责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喜欢乱糟糟的音乐,眼界开阔,心胸开阔的我们有时也会用讽刺和劝解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得在电视连续剧《绝密押运》里有这样一幕,邵笛队长对一个战士说:“别教它(指着警犬)唱周杰伦的的歌”。我不禁哑然一笑,这样明目张胆地骂周杰伦,也不怕被“周粉”报复。实际上我也一直纳闷周杰伦一类的作品有什么理由流行起来,有一次我对一个年轻的同事开玩笑说:“周杰伦唱的这类歌我一天能创作30首,要是能有小周(另一个年轻的同事)配合,一天能创作38首,你信不信?不就是配乐诗朗诵吗?而且诗歌又不是好诗,乱编编就是了”。她听了以后嫣然一笑说:“那你去编啊。”倒把我搞得很无趣。
        经典的老歌之所以经典,其来源于生活或战斗的感受的升华,很多作品是人们长时间经过几代人的提炼做出的,艺术家富有震撼力的表达诠释了作品的内涵,它的创作中商业成份少而感情宣泄多。比如评价陕西一带的山歌的风格,有个老艺术家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陕西的山歌就像农民起义,要拼命的。可不是吗,荒凉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活艰难困苦,不拼命就没法活,久而久之连歌曲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
        有一种行为过去叫“采风”,现在叫“搜索”,尤其那些刚解放后的艺术家,到民间采风,收集各种风格的作品,然后自己再加工加工就出来一首首经典的作品。幸亏那时人们对版权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也许最有知识产权的人早已作古,任凭后人使用他的作品。
    现在的某些人,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不用多长时间就一首又一首地发表作品,仗着有好听的电声乐器、喧闹的打击乐器就可以把自己毫无生活感受的怪声怪调当做作品去销售,但最奇怪的是,居然还有人当“粉丝”。实际上很多人没有主见,但这并不是关键的因素,关键的因素还是应试教育害了大家。
        我认为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女孩子的教育应该应该多样化,每个孩子每天应该有3个小时的文体活动时间。这3个小时的文体活动以有氧锻炼为主,可以学学舞蹈,各种民族各种风格的舞蹈,既锻炼身体又欣赏了各种风格的音乐;这3个小时也可以练练瑜伽、太极拳,也是一边听音乐一边锻炼身体的各个组织;也可以教孩子们戏曲比如锡剧、京剧什么的,对人的锻炼也很全面,既让那些老艺术家们发挥余热,又让孩子们继承国粹;男孩子们可以学各种各样的拳术、器械等;练习各种乐器也行,有些乐器的练习也很消耗体力的。孩子们经过足够的锻炼不光精神上有所收获,由于锻炼消耗了不少能量,饭也能多吃点,少出现胖墩或豆芽菜之类的,而且集体活动能促进孩子们的团结和友谊。
    小学3年级以下的孩子下午14:00以后放学,让妈妈领着他们自由活动。小学3年级到6年级的在14:00到17:00在老师的监护下进行;其他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校时间可以到晚上21:00,但要错开时间活动,以保证每天3个小时的锻炼有场地、有老师监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4-5-3 05:12 , Processed in 0.101729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