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星期日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57|回复: 7

[小区故事] 家的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5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场所;“家”是我们疲劳归来的驿站;“家”是我们心灵休息的港湾。我,今年已经36岁,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家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上世纪60年代末,父母亲在我姨夫的介绍下,结婚了。那时候的家,我是没有一点印象,但却是我的第一个家。那时候,爷爷从原来的乡下小村子搬到了集镇上。爷爷是个老木匠,每每出工,身边总带着3~4个徒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大家都喜欢他做的活。但爷爷喜欢中午晚上都喝酒,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听老人们讲,我们集镇上有一条老街——自由街。“自由街上不自由,老李酒后一人走”,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所以,只有在早上的时候,才是爷爷最清醒的时候,做的活也最好。活是不断,但爷爷手上却没有多少钱,父母亲结婚,当时也没有像样的房子,连结婚用房都是租来的。一家人都住在人家的屋檐下,家是最简陋的家,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一个洗脚的木盆一直沿用了下来。一晃几年,哥哥和我都在那屋檐下呱呱落地。租来的房子,已经挤不下5个人,造房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1976年,父母亲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向亲戚、朋友借了点钱,终于准备破土动工了。按照村上的约定,一个儿子可以有2间地皮,但父母亲当时没有那么强的经济实力造4间房屋,造的房子,也没有后来改革开放的小高楼那种热潮,盖的都是一层平房。房屋造好后,我小时候的最初的回忆,都在这个平房里留下的。平房不大,但至少一家人有了安身之所。父母亲、哥哥和我住一个大房间,爷爷住一个小房间,有个像样的前门厅和一个厨房间。那个时候,住在同一排的人都是一个村上的人,大家都彼此熟悉。我喜欢的事情是夏天晚饭的时候。每家每户做完了晚饭,都拿一张小桌子放到了水泥场上,桌子上放着油汪汪的炒菜(那时候炒菜都用菜籽油,所以看上去特别的油),一盘炒老黄豆或者老蚕豆,香喷喷的米饭,就是大家的美食佳肴。那时候的我,喜欢跟在母亲后面,到每家每户的菜桌上去串门,大家说说笑笑,异常热闹。要是看到哪家有鱼有肉,那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毫不客气,就来2筷子。老家把这种吃饭串门的风俗叫“行饭碗”。有的时候,回去晚了以后,父亲都会嘀咕一声,“拔脚花猫”,哈。夏天晚饭后,大家洗完澡,在场上都会把家里的门板搁在长凳上。门板上放上油亮亮的竹席乘风凉。一把蒲扇,母亲帮我赶蚊虫,我躺在竹席上,听着织布娘娘的叫声,点着天上的星星,牛郎织女星、北斗七星、在星星的一闪一闪中进入梦乡。
改革开放的步伐,渐渐的走进了镇,走进了村,走进了我们家。我们家也开始了变化。村里每家每户发了一台“金星”牌黑白电视机,家了增添了时髦家具——沙发,增添了“蝴蝶”牌缝纫机,有了第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有了第一块“中山”牌手表…….。随着我们的长大,平房也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982年,母亲手上有了4~5千元,按照标准,我们还能建2间房屋,但一直苦于没有土地——那时候,土地是集体土地,为保障农民耕种,是禁止占用耕地的。1983年,舅舅家新建了小楼房,原来的老房子空下来准备拆除。刚好有这样的机会,母亲申请了房屋新建。很快,村上同意了。我们家又开始了第二次新建住宅。虽然土地是有了,但是由于舅舅家的老房子后面是一条老河回填的地,我家的房子刚好在老河上面,地基开挖的后,发现全是淤泥,很厚,为了房子的安全,我们买了许多石块回来,填到了基础里面。房子造好后,计算下来,房屋的总费用为8000元,但一个基础就花了3000多元,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为此,家里面欠了一屁股债。我也渐渐长大了,原来的悠闲日子少了。为了分担家中的负担,更多的时候除了作业以外,就在家里统一劳动——为村里的眼镜厂粘眼镜套子。除了爷爷以外,我们四个人分工协作,一个晚上能挣个3~4元钱。母亲为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时不时的为我们买的好吃的。记得有一次,我生日的时候,母亲从外面买来了香蕉,这个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水果,让我手舞足蹈了好几天。经过几年的拼搏,终于,家里还清了欠款,并有了一点结余。
日子过的很快,一晃眼又5年过去了。我也已经小学毕业了。小楼房前,原来舅舅家剩余的老房子和空余的场地,一直养着鸡、兔子等小动物,但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后,感觉也应该重新整治一下了。于是,父母亲有请来了村上的泥水匠工头,商讨了怎么样整治前面的院子。很快,方案做好了。挑选了良辰吉日,开始了院子施工。开工是开工了,但对于我们的方案,邻居家提出了异议。为此,本来两家还比较要好,反过来还闹的很不愉快。邻居家为了这事,还偷吃了我们家一只老母鸡,看着邻居家的一地鸡毛,还不肯承认。乡下人为了一点事情,就喜欢做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现在想想,哑然失笑。经过了一些小插曲,院子、小平房还是造了起来。父母亲在院子里种上了许多花花草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里一棵腊梅树。虽然讲,在造小楼房的时候,老河里的淤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却是再好不过的肥料了。别人家的花草,叶子是绿的,但我家的花草,叶子颜色却绿的发黑。腊梅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夏天的时候,遮阴纳凉;冬天的时候,香飘几里。每年过年的时候,剪上一二枝,放在家中,满屋留香。
日子平淡,岁月如梭。院子造好后的十年,家里基本没有变化,但不等于父母亲没有压力。两个“光榔头”越长越大,念书和将来工作、买房、结婚,一件件事情都压在他们身上。父母亲是工薪阶层,每一分的钱都只能省吃俭用,中国人的勤劳简朴,在他们身上都体会到。初中、高中、大学,离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多,对家的思念也越来越多。哥大学毕业后,到了南京工作。公司虽然是国家型的大型公司,在房子上却一直没有着落。而我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江阴。
1998年,在某开发公司工作了一年的我,开始考虑住房的需求。那时候,母亲生了重病,家里经济各方面都非常紧张。买房、装修房屋总共花去了20多万,但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我也背上了10多万的债务。而那时候,哥在南京,一直没有住房,在单位工作了7年以后,分到的也只是一个60平米的老房子,7层,不带电梯。这算是哥儿俩个各自的第一个窝。新房是在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买到的。那时,公司里面建造了一批拆迁安置房,因为底层有商业的缘故,整栋房屋除了我们这个单元以外,全是5层,而我们这个单元却是4层半,所以,房屋就成了典型的、后来比较流行的楼中楼。楼下84个平米,楼上68平米。对于我一个人来说,楼下已经完全足够,其实,楼上也根本不去。直到后来结婚时,才发现,我们的楼上是多么多么的难受。由于高度有限,又处于顶楼,一到夏天的时候,就像一个闷锅,使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说,楼上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就这样,房子住了6年。经历了几次房屋漏水的修理,我对那套房屋已经不甚其烦。我对自己说,以后我要买房子:天不要、地不要、东不要、西不要、别墅我要 :)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谈到买新房的事情。同学跟我说,他现在订了一套江南华都的房子,说因为某某原因,要退回个开发商。借着酒意,我就开玩笑的说,你退给开发商,还不如退给我。大家当时哈哈一笑,根本没当回事。明天过来,同学真的打我电话,说要去退房,要我和他一起去。听了这话,我当时就和同学说,你的房子我要了。东拼西凑好不容易筹了一个首付的钱,贷了公积金,就买了这套房屋。可怜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成了负翁(钱全是借来的,呵呵),就一天啊。
新家是有了,但,我总是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大家一起乘凉、一起吃饭、一起哈哈大笑(很大声的那种)聊家常,快乐悠闲的日子。现在开门上班、回家做饭,一家三口,总有点孤单的感觉。人虽然说是城里人,但我骨子里面却很乡下……,回想起来,很多的情结是我所不能忘怀的。
发表于 2010-6-15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5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幸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幸福的!

可怜的同学,你现在住在哪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泓佳网服) 的帖子

很好的回忆录,勾起了我的童年~ [s:3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质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s:393][s:393][s:393]精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的生活~[s:3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4-6-9 08:24 , Processed in 0.09146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