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星期日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老土0803

[图行] 奥斯陆(北欧)我来了(女儿假期出游,分享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02月18日 07:32
来源:人民日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往往建立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我们输出的物质类、精神类产品,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言谈举止。
中国人海外抢购奶粉快酿成国际性事件了。有媒体报道,由于中国人大量采购德国奶粉,导致德国的妈妈们望着超市被扫荡一空的柜台只能望洋兴叹。因此,为了德国婴儿有奶吃,有德国奶企宣布:本公司只给德国人生产奶粉。言外之意,他们的产品不再卖给中国人。
而此前,新西兰、澳大利亚已经采取措施,限制中国人采购奶粉;春节前几天,有报道称香港也拟限定陆客在香港购买奶粉最多两桶,而且还有可能将游客免费携带行李的重量下调,以此来提高陆客到香港购物的成本。
中国人之所以喜欢到海外购买婴儿奶粉不是图便宜,而是对国内奶业在经历“大头娃娃”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以后的失望。所以,海外限制中国人购买奶粉的举措,首先该脸红的是中国奶业。
一个可以把神舟送上天,把蛟龙送下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的婴儿奶粉却不能让本国的妈妈们放心,使她们舍近求远地到海外去为下一代找奶吃,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事情。

第二个该脸红的是我们的监管体系。
如果说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确是企业技不如人所致也就罢了,现实的怪异是,在国内信誉不高的食品企业,他们的出口产品却照样能被挑剔的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吃进胃里。不是外国人的胃没我们金贵,而是我们这些食品企业出口产品的标准远远高于国内,是完全可以让人放心的。
这就说明,不是我们的企业不能生产出高标准的食品,而是他们可以不这样做。
其中道理也很简单,由于国外食品监管比较严,一旦产品质量出问题,后果很严重。所以我们的出口企业,成本再高也得达标。而中国的监管机构比较而言就总是那么有弹性,甚至让企业可以找到许多“变通”之法,用更节约成本的办法来“搞定”。所以,国内食品安全的被牺牲,监管机构脱不了干系。特别是在一些企业连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建立的时候,监管机制不完善,更加影响了国人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加速把他们推向海外。
最后,该脸红的还有我们全体国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往往建立在一些非常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我们输出的物质类、精神类产品,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言谈举止。所以,国人海外到处抢购奶粉,无奈之外,也会脸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国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波波1 于 2013-3-23 00:45 编辑

羡慕啊。挪威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的峡湾。。。气候。。。景色。。。,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朗伊尔城。一定要找个时间去常住几个月,那里已经属于北极圈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老土0803 + 1 呵呵,就是为了感受下,鼓励我家小的去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挪威属地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城
是对中国公民免签,航班一般可以从北京到挪威的奥斯陆,然后从奥斯陆到 朗伊尔城 西北的斯瓦尔巴得机场。虽说免签,但是你要途径奥斯陆,所以你得办个挪威的过境签证。
1920年挪威等国签署《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对群岛“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  
1925年7月1日中国也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也就是说,中国公民来群岛首府朗伊尔城,可以免签证,并可以无限期停留并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斯瓦尔巴德条约》,也叫做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条约。这是迄今为止在  
北极地区惟一的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
斯瓦尔巴德群岛是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于1596年6月19日首先发现的。随后,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欧洲人乘船渡海去"闯关东",其中最多的是挪威人和俄国人。他们先是捕鲸猎熊,后来渐渐转向开采煤、磷灰石、石棉等矿产资源。
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经过繁忙的穿梭外交,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即"斯瓦尔巴德条约"。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
该条约使斯瓦尔巴德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换句话说,中国人也完全有权进入斯瓦尔巴德群岛地区,建立北极考察的后勤基地,开展正常的科学考察活动。
如今,斯瓦尔巴德群岛云集了各国众多的科学家,建立了一大批极地科考站和研究所,对北极进行全方位的科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洋政府签的协约《斯瓦尔巴德条约》对今天我国进入挪威领地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北极考察提供法理依据,也是依据此条约中国在海外别国领地不用签证的唯一地区,可以说北洋政府签的协约《斯瓦尔巴德条约》是一个爱国条约。
1925年,段祺瑞临时执政期间,曾经派人参加了《斯瓦尔巴条约》的协约签字。
北洋政府为何在战事混乱中去签订这样一个协约呢?据一份文书记录:我国经法国之邀请并承认荒岛主权本系国际间一种事实。如我国加入该约,则侨民前往该岛经营各种事业即取得条约保障而享有均等权利。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和外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大多丧权辱国,至今令国人心头阴影不散,遗害无穷。但这个《斯瓦尔巴条约》则完全不同,为中国后来进入北极,铺平了国际法理之路。因此,斯瓦尔巴群岛成为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的海外唯一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人陆续抵达北极。1993年,香港科技协进会理事李乐诗乘飞机到达北极点,插上了中国的五星红旗;1993年,中国科协批准成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2002年夏天,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宾建立了“中国伊立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2004年夏天,中国政府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立了“中国黄河科学考察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秋天,中国探险家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的邀请,参加了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四国科学家联合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开启了长达10年的中国民间北极考察之路,从而为中国政府的北极考察奠定了基础。按照高登义的话来说,这次探险考察的最大收获,是在Y·叶新教授赠送的《北极指南》中看到了《斯瓦尔巴德条约》的英文版。不过也许是由于年久原因,高登义将《斯瓦尔巴条约》带回国时,知道这一条约的实在是不多。高登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我们进行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更主要的是使国家下决心来支持北极科考。中国北极黄河站的建立,实际上是由中国科学家通过非政府组织来促进的。而其中的一个根本依据是《斯瓦尔巴条约》。”

      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签署了该条约,让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权自由进出斯瓦尔巴群岛地区。由于一般需要经挪威进行中转,所以需获得挪威签证,但在斯瓦尔巴群岛停留的时间不计入挪威签的有效期限。也就是说,在斯瓦尔巴群岛想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老土的帖和各位分享下斯瓦尔巴群岛的信息啊{: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3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波1 发表于 2013-3-23 00:38
羡慕啊。挪威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的峡湾。。。气候。。。景色。。。,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朗 ...

心动就马上行动。。。[s: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土0803 于 2013-3-23 11:25 编辑
波波1 发表于 2013-3-23 01:02
借老土的帖和各位分享下斯瓦尔巴群岛的信息啊


谢谢,学到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13 15:27 , Processed in 0.09104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