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 周四 格尔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约400公里) 天气不错,经过一天的休整,大家心情也不错,在清真饭店用过早餐后就整装待发了。今天我们将暂别G109青藏线,沿G215国道穿越整个柴达木盆地,再从G315国道抵达德令哈,期间,还将绕道大柴旦,全程约400多公里。 根据行程安排,今天要经过的景点比较多,很多是我们从小到大只能在教科书上神往的地方,象盐铺成的道路、盐块垒砌的房子,还有大小柴达木湖、矿产丰富的柴达木盆地等等。 沿着215国道北上不远,就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钾肥厂,原本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坑坑洼洼的泥石路,大型作业机械和渣土车络绎不绝。行驶大约20分钟,终于迎来了平坦的柏油路,双向四车道,应该是一条高等级公路,后来才知道这是正在修建的大柴旦到察尔汗的大察高速公路。 青海钾肥厂之所以选址在察尔汗,就是因为察尔汗丰富的湖盐资源,我们教科书上描绘的“盐路”、“盐屋”指的也是这里。然而我一路上既没有看见用盐块堆砌的房子,更没看见用盐块打筑的路基,更别说就是举世闻名的万丈盐桥,只看到景点标牌,却找不到实景。 眼瞅着就要过察尔汗盐湖了,我们连一块盐的影子都没看到,不甘心哪。于是决定放弃大路,从一条高低不平的泥石路向察尔汗盐场的方位进发。在经过一处岔路口时,我们停下来打探一下前面的情况,当地一名驻守在路口的工人师傅告诉我们,如今的察尔汗盐湖早已被各个盐厂分割占据,已经看不到当初的情形了,原来的盐路就是我们来时走的柏油路,因为要修高速公路,就把原来的盐路给覆盖了,只能在高速公路的路基上还能看到一点盐块的影子。我们在大失所望后,原路返回,继续向柴达木腹地进发。 中午十二点,我们抵达锡铁山收费站,再前行20分钟,就到了小柴旦,小柴达木湖就像一面巨大平静的镜子,悄然平躺在盆地中央,静静的,没有一点喧嚣,静静的,凝望着远处的雪山。 小柴达木湖又名巴嘎柴达木湖,面积51.6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中部的一个咸水湖。在四周半沙化的戈壁滩中,她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大地,湖边茂盛的蒿草,成了鸟类天然的栖息地。 温暖的阳光,徐徐的微风,波光粼粼,水鸟翻飞,周遭寂寥,天高云淡。忘却了一路的风尘,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尽情享受此刻大自然给予的静怡和淡泊吧! 荡涤了半日的辛苦,精神振奋的我们又走上了旅途。下午两点,我们到了大柴旦,在镇上的一家小餐馆用过午餐,我去一家水果摊买了个西瓜,顺便和摊主攀谈起来。他们的水果都是从敦煌运过来的,这儿离敦煌不过300公里,如果时间充裕,我还真想去敦煌一趟,二片和阿季他们最近也准备自驾到敦煌,说不定能在哪儿遇到他们,嗐,也就想想。与摊主交谈的最大收获是,知道附近山上有个温泉。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放弃去大柴达木湖的行程,临时变换路线去温泉,问清楚道路后,大家立马动身。 从大柴旦的人民西路西行不远,过一座桥后右转,沿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一直可以进到柴达木山的半山,那里就是大柴旦人民的天然浴场。下午三点多,我们在山路的尽头,看到了这条潺潺流淌的山间小溪。弃车徒步,溯溪而上,在每一处略显平坦的山坡上都有一个用石块垒起来的“汤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借着地势,利用石块之间的缝隙,完成了上接下泄的天然换水,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因此每个汤池清澈见底。其中一个池中有一对夫妇正在仰面裸泡,看到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急忙转身,给了我们两个光溜溜的后背。接着往上走,水温越来越高,据说这条山溪有一万多个泉眼,有些泉眼的水温可高达90度以上。我们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又较为平坦的地方停下来,老周拿了八个鸡蛋放在一个温度很高的泉眼下开始煮鸡蛋了。我和老卜准备在此宽衣下水,老周和老於则到我们上面一个池中去“双龙戏水”。 我还是第一次在野外泡温泉,也算是弥补了在唐古拉山兵站没有泡到温泉的遗憾,而且这里更干净,更天然,也更远离尘世。头顶蓝天白云,背靠皑皑雪山,仿佛凡尘俗事皆为浮云,那个舒坦啊,简直是透心的爽。就这样把一个下午的时间扔在温泉里,真正体会到一种了无牵挂的慵懒的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鸡蛋也煮熟吃完,我们还要赶往今天的目的地——德令哈,真想唱一首歌“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 从大柴旦出来,我们又回到了315国道,公路沿着怀头他拉山一直向东延伸,怀头他拉山是祁连山的余脉,“怀头他拉”,乃蒙古语,意为“西面的庄稼地”,怀头他拉乡附近最著名的景点是托素湖和可鲁克湖,托素湖边上的白公山被称为“外星人遗址”,原因是在山岩之中发现了一截在远古时代就存在的铁棒,那时的人类都没有,更别谈冶铁的技术了,以此来确认这里曾是“外星人”的遗址,这当然是一个荒诞不经的传说,直接被我们忽略过去,倒是可鲁克湖,因为离315国道较近,而且离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也仅剩50公里,大家还是想去看看。盐湖、草原、落日,这些臆想还是能撩动那颗尚未退化彻底的“文青小心脏”的。 经过一个牧民的蒙古包,我们付了10块钱的过路费,才来到可鲁克湖边,此时恰好太阳西下,湛蓝的天,湛蓝的湖,青青的草地,漫天晚霞。站在高高的土埂上,长久以来,圈养在城市的我们也被小小的抒情了一把。 晚上八点多,我们到达了德令哈。德令哈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城市建设还是不错的,宾馆条件也相当可以。海西州的行政区域是江苏省的3.5倍,人口却只有35万,其中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德令哈市。我们今晚入住的海西宾馆是当地老字号的宾馆,1956年开业,早先是政府招待所,2009年重新装修,也算当地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宾馆条件和服务质量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