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40265906 于 2012-2-13 16:29 编辑
2011年7月29日 周五 拉萨(自由活动一天) 终于又回到了拉萨,对我们团队的很多人来说,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这次西藏之行,即将返回家乡。老牛是明天的飞机到重庆,三皮是明天的火车回无锡,小强和小惠是后天的火车回家。车队里只剩我、老於、老周、老卜四个人沿青藏线继续前行,绕道西安回家。所以,我们将在拉萨休整两天,今天在拉萨自由活动,中餐自己解决,晚餐是烤全羊,这是必须的,我在淘宝上给大家预定了拉萨郊区的一家农家乐,吃烤全羊。在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上淘宝,一切搞定。 我们住在拉萨的北京东路,是拉萨的市中心,离八廓街和大昭寺很近,走两步就到。原本有人想去布达拉宫看看,但在这样的旅游旺季,布达拉宫每天只发售5000张门票,150元的门票价格,对我们来说倒也无所谓,问题是要提前一天去排队预约,和我们在拉萨的驴友联系,她们已经排了一天一夜的队了,还没预约到门票,旅行社倒是可以给我们订票,但每张门票的价格是500元,这也太扯了。我07年曾经在一个四川导游的介绍下参观过布达拉,由于人太多,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一下,还不如上网看,而且里面是禁止拍照的。在我的鼓吹之下,大家也觉得没多大意思,还是在布达拉宫前拍两张照片比较实在。 今天,拉萨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倒也别有一番景致,作为藏传佛教的中心,拉萨的大街小巷遍布寺院,各种历史人文景观也是不胜枚举。大家结伴同行,从我们酒店出来东行200多米就是闻名中外的八廓街,这里是拉萨最集中的旅游纪念品的采购点。八廓街围绕大昭寺广场而建,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因藏民有绕着寺庙转经的习俗,八廓街也被人们称为“圣路”。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 也许是刚刚庆祝西藏解放60周年,整个拉萨城区的治安还是能感到一丝的严肃。主要交通干道的路口都有武警的岗亭和临时的路障,24小时值守,次要的街巷有实枪荷弹的武警定点巡逻,一般是五个武警一组,面对黑乌乌的枪口,总能感到国家暴力机关的震慑力。 穿过八廓街,就是大昭寺广场。西藏一些著名的寺庙,进庙参观有两条通道,一条是给外地游客的,门票从150-50不等,另一条通道是给藏民的,交一块钱就可以进去进香礼佛。尽管下着雨,两条通道依旧摩肩接踵,人满为患,大昭寺门口的空地上趴满了各地前来朝拜的信徒,年龄从三五岁到七八十岁不等,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一路磕头到此,虽然周遭人声鼎沸,他们却是心无旁骛,一脸宁静虔诚,双手合十,五体投地,两臂前升,收拢起身,一连串娴熟的动作,在对佛祈求着平安和幸福。不知道他们走了多少路,更不知道这样的动作他们做了多少遍,这样的执着和信仰,让每一个看到他们的人都肃然起敬。我记得我们在雅江大峡谷遇到的一群小孩,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告诉我,他没有去过拉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一起磕长头到拉萨的大寺里去给长明灯添点酥油。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静静地徜徉在朝拜的人群里,慢慢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走进了八廓街的巷道,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原生态的藏民生活画面。到处都是拿着转经筒的人们,家家门口是冒着白汽,汩汩作响的酥油茶壶,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恬静安详的神情;杂货铺里堆着像小山一样的黄油,家具店里摆放着绘制精美的传统藏式家具,书店里摊晒着各种藏传佛经,年老的画师正全神贯注在创作唐卡,年轻的小伙子把各色石块捣成粉末制作颜料,一派快乐祥和。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我通过他们的笑容和眼神,我知道他们在和我打着招呼,似乎我就是他们的一份子,生来就是,从未离开。我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自己,随着人群漫无目的地走在一个完全陌生却又丝毫感不到害怕的地方。 最后,我莫名其妙地站在了一座寺庙的大殿外,殿内有十几个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在诵咏佛经,嗡嗡的梵音在昏暗的佛堂内弥漫,低沉的诵经声却如洪钟大吕层层冲击着我的鼓膜,我怔怔地站在门口,任雨水轻轻抽打在我头上,感觉不到空间,忘记掉了时间……猛然一阵响亮的磬声,一切归于安静,我仿佛从高高的天国突然跌入凡间,寺外喧闹的车马声又进入了我的耳朵,这时的我已经在雨中站立了半个小时,双手合十,泪流满面。我怀着虔诚的心,脱鞋进入殿内,参拜了每一座神像,布施了每一个僧侣,躬身退出寺庙。出来之后,我才看清,这是坐落在拉萨北京东路上一座古老的寺院——木如寺,拉萨唯一保留下来的印经院。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在木如寺的感受,“空灵”,对,就是这种感觉。 很快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见识一下烤全羊。因为是网上订的,加上对道路不熟,大家建议打一辆出租车,再跟一辆自己的车。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折腾了我们一个小时,出租车司机对拉萨郊区也不熟,更别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乐了,导航上找的路也不对,无奈只得再和淘宝店家联系,要了农家乐老板的电话,直接由他指挥出租车,这样才找到了这家饭店。 简简单单的一家饭庄,有一个可以垂钓的鱼池,门口架着大烤炉,一次性可以烤好几只羊。老板非常客气,自称“老村长”,饭庄内贴满了“老村长”自创的标语,类似于知青上山下乡那个年代,诙谐幽默,让人捧腹。烤全羊是一个需要时间的繁琐活,所以一般都要提前一天预约。全羊1600,半只800。如果不是天略微冷了一点,我们倒是想在池塘边用餐,想必应该十分惬意。我们八个人,要了一头全羊,又点了几道特色野菜,喝的是地道的青稞酒。羊烤的外焦里嫩,一点羊膻味都没有。每人发一把锋利的小刀,自己片肉。当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全羊端上桌时,大家一拥而上,在一阵刀光剑影之中,享受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侠风范。说实话,8个人吃一只羊还是有点浪费,几块大肉,就把每个人的肚子撑得鼓鼓囊囊了。闻着香喷喷的烤肉,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还是小强的主意好,把剩下的半只羊打包,在回江阴的火车上再慢慢回味。 酒足饭饱,“老村长”派车一直把我们送到出租车上。我坐在前排,和出租车师傅聊天,这是一个来自河南的司机,到拉萨开出租车也好几年了。在出租车上我还用手机和另一辆车联络过,下车后,发现手机落出租车上了,再怎么打电话也没人接,后来干脆关机了。偏偏今天,我没有带相机,全部的游览都是用手机拍的,包括烤全羊。 听别的出租车司机讲,拉萨所有的出租车安装了公交总公司的短信呼叫系统,如果通过短信平台,打个悬赏公告,拾到手机的司机还是愿意把手机归还失主的。没办法,也只能指望这条路了。郁闷的,洗洗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