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bbstww

[小区故事] 晚报精选:夜光杯(update constantly)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脚的记忆

  赵全国

  在不少诗人和歌手看来,赤脚走在田野上是件很浪漫的事。我在山村插队10年,却从未感受到过这种浪漫。村民们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赤脚,并不是在抒发某种情调,只为省鞋。当年伺候肚子已属艰难,脚丫子哪能太娇贵?知青赤脚的目的倒不是省鞋,而是向贫下中农学习;加上总是下水田,嫌不断脱鞋穿鞋麻烦,于是索性赤脚。开始脚板硌得很痛,走路龇牙咧嘴;时间一久磨出茧子,终于走得脚踏实地了。老表也喜欢鞋,常托我们捎上海的解放鞋、塑料鞋,却又不大舍得穿。

  看着农夫赤脚,或自己赤脚摆着pose拍几张照是一回事,长期亲身在农田赤脚辛劳,就是另一回事。不过赤脚还是有些好处的。我有严重的脚气,插队后竟不治而愈了。看来双脚有机会还是要多接触一点地气为好。忽然,我想到了赤脚的隐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味美河豚

  傅晓红

  小学时,家住长江边。如今金贵无比的“长江三鲜”中的鲥鱼、鱽鱼,六十年代并不稀罕。阳春三月一到,我家饭桌上就会有鱽鱼,红烧、清蒸,一直吃到清明后,鱼刺硬了才舍弃;鲥鱼块头大,菜场都是分剁着卖,家人常称四五寸宽的一块回来清蒸。鲥鱼肉细脂厚,油脂全藏在鱼鳞下。蒸烧时不刮鱼鳞,急火猛蒸,鱼鳞中的油脂渗入鱼肉,端上桌鱼透明银亮、香味扑鼻。大人再三叮嘱我们要连着鱼鳞吃,那肥嫩鲜美的滋味如今还念念在心。今春鱽鱼上市,卖3800元一斤,咂舌之余,感叹鱽鱼早与寻常百姓绝缘,感慨今天的孩子少了我们当年的福气。鲥鱼几近绝迹,虽然国家禁捕多年,仍无起色。如今酒席上出现的鲥鱼,都是漂洋过海美国来的。海里的称之为鲞,其滋味与长江鲥鱼实在差之千里。

  “长江三鲜”的另一鲜是河豚。苏东坡写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看来宋代人就已品尝河豚了。河豚肉虽味美,但它的血液、内脏、卵、眼睛都有剧毒,每年都有人吃河豚而亡,解放后国家明令禁止食用。我小时此鱼只在传说中,没谁见过。故事传得邪乎:主人请客吃河豚,烧好后大厨先尝,十分钟后客人们看大厨没事开始动筷,谁知吃着吃着一个个喊嘴麻、手麻,都从凳上滑溜到桌下,主人一看不好,忙从茅坑舀来大粪猛灌,众人大吐后才得以保命。那时被告知若吃河豚中毒仅此一法可活命,“拼死吃河豚”就是讽刺那些贪口福不畏死亡的人们。

  长江边的扬中、仪征、靖江等小城,历来有嗜吃河豚的习俗,有专做河豚的大厨,懂得如何洗净无毒烹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吃河豚的风气越来越盛,河豚身价扶摇直上,每到清明前后,部里、省里、市里一拨拨人直奔那里吃河豚,听说一顿河豚宴价值上万元。普通百姓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直到这个世纪初,我才有机会跟随朋友在仪征品尝过一次河豚。白煨、红烧,各有所妙。我觉得河豚既兼鲥鱼之肥,鱽鱼之鲜,又比鲥鱼肉细,比鱽鱼肉嫩。很是味美啊。

  近十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控毒”河豚的成功,能烧河豚的饭店普及起来,吃河豚变得寻常了许多。秧草河豚,似乎是烧河豚的固定搭配,最近看到一本《扬中河豚菜谱》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居然创新出一百多道河豚鱼的烧法,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

  今年春江水暖时,我在扬中有缘品尝到特级河豚烹饪大师亲手制作的河豚佳肴。其中一道河豚涮锅令人难忘,晶莹剔透的河豚鱼片,呈浅奶黄色的河豚肝,没入沸水中“七上八下”一番,蘸着酱油,入口即化,嫩极、鲜极,本应剧毒的河豚肝入嘴油润滑腴,简直可以跟鹅肝媲美。难怪河豚的魅力是无法抵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慧心兰质 + 1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bbstww 发表于 2013-6-13 09:24
赤脚的记忆

  赵全国

小时候很喜欢光着脚丫在秧田里玩水~~~: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的化解

  龚伟明

  记得很多年前,黄浦江上的一艘摆渡船正行驶着。几辆自行车撑立在船舱里,车主各自坐在船舷旁的长凳上。摆渡船忽然颠簸了一下,一辆自行车随之侧翻,还压倒了另一辆自行车。一人站立起来,过去扶起了自己的车,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扶着车把等上岸。不料,有人冲着扶自行车的人大骂起来,意思为啥不把带倒的自行车扶起来?回答:车又不是我推倒的,凭啥要扶起来?我的车也是被一个浪头甩倒的……二人越吵越凶,发展到骂脏话,死活要斗到底的样子。约定,待摆渡船靠岸,要打一架。

  这时,立起一人,也是一位汉子。他弯腰扶起自行车,然后一脚跟敲定撑脚架,把自行车弄稳当后,站在船舷一侧等待摆渡船靠岸。“化解者”就这几下哑剧般的功夫,两个大男人看了,顿时变得哑口无言,各自望着前方。没有了争吵,风声、浪声也就悦耳了。

  摆渡船终于靠岸,“化解者”淹没在人流里,消失了。“化解者”因未说一句劝架话,甚至连镇场的咳嗽声都没响,就化解了一场听起来无比激烈的争吵。

  近日,去超市,在一家超市的收银台前,一位中年男子忽然大发雷霆,因为收银员拒收他的一枚一元硬币。收银员说,侬看看墨墨黑的,又粗糙,肯定是假的。我们不能收,请理解。中年男子大声嚷着,又不是我造的,我也是人家那里找零头拿进的。收银员说,你收的时候应该看看。中年男子厉声道,反正不是我造成的。你不收是你的事,我不管了。付款的顾客渐渐排起了队伍。中年男子身后的一位老人按捺不住,说,我来付了。中年男人一言不发,拿了东西离开收银台。老人蔑视着,吐出二个清晰的字:“推板。”也不知那中年男子听见了没有。如老人所言,即使生活再拮据,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一元假币前,也不该大失风度,如此没趣。

  拙文至此,想想在生活中,自己是否扮个“化解者”的角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慧心兰质 + 1 借用广告语:把心放宽了,什么都有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很喜欢。希望唐老师再接再厉~~
物欲横流的社会需要精神食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心兰质 发表于 2013-6-14 21:44
谢谢分享,很喜欢。希望唐老师再接再厉~~
物欲横流的社会需要精神食粮。

谢谢肯定,
其实有一半也是为了论坛聚聚人气...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慧心兰质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加拿大)乔·坎普 赵文恒(编译)

  再过两天我就要步入而立之年,接下来就是不惑之年,一想到昔日美好的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心里有点忐忑不安。

  我习惯上班前去健身房锻炼,每天早上都会遇到79岁的尼古拉斯,他身体棒极了。今天早上,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再次遇到他,心想,如果我到他这把年纪,会不会无法照顾自己呢?于是我上前问:什么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老头也觉察到我的郁郁寡欢,他毫不迟疑地答道:“乔,你的话很有哲理,我就用哲理来回答:

  当我在奥地利出生,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当我踏进校门,学到了很多知识,至今还没有忘掉,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当我找到第一份工作,开始挣钱养活自己,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当我遇到爱妻并坠入爱河,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二战爆发,我带着妻子逃离奥地利,当我俩安安全全地坐上驶往北美洲的轮船时,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当我们来到加拿大,重新营造一个新家,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当我初为人父,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现在我79岁了,我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我爱妻子犹若初恋,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慧心兰质 + 1 美好时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bbstww 发表于 2013-6-14 22:15
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加拿大)乔·坎普 赵文恒(编译)

活在希望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的路

  孙进

  女儿上小学了,本来也想和其他的家长一样找一所名牌学校,但未如愿,只好进了对口学校。看到楼里同龄的孩子上了热门学校,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对口的学校离家很近,每天都步行送孩子往返。孩子总是很顽皮,上学放学路上也不消停。上学的路上,她发明了闭眼睛走路法,就是闭着眼睛要我拉着她的手沿着人行道走,有时还要跳跃几下。走过菜场的时候,常常会大叫“菜场到了”,因为她不喜欢那股味道,然后她睁开眼睛,拉着我往前冲。

  放学接她的时候,她总是先和班上一个个子小小的女孩拥抱道别,说那是她最好的朋友,所以放学要和她先告别。然后,她会和同路的孩子们一起回家。时间一长就有了固定的搭档,一共四个人,二男二女,有时还会增加隔壁班级的一两个人。

  男孩子总是你追我赶、互相打闹,女儿和另外一个女孩有时拉着手一起走,时不时地凑在一起说悄悄话,无非是班级里发生的各种故事。有时则和男孩子们一起追逐打闹,你打了我,我碰了你,或者躲在哪个角落忽然跳出来吓人,然后免不了唇枪舌战一番。我们和其中一个男孩子住在同一小区,快到我们楼的时候,他总是飞奔到我们楼门,帮我们推开玻璃门,让我们进去后再走,很是憨态可爱。天气好的时候,女儿就和他在小区的草坪上追逐一下再回家。

  每天睡觉前,我总要问问孩子一天是否开心。她总是说很开心。我知道她们的作业不少,学校里管得挺严,下课只能在教室里活动。现在的学校竞争激烈,楼里上热门学校的小孩,因为离得远,总是早出晚归由父母用车接送,言语中总有些苦不堪言的味道。为什么我的孩子总说快乐呢?

  问了她几次,除了上课受到表扬、考试分数好外,她总会提到今天又和哪个小孩怎么玩了,我这才慢慢明白:原来女儿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是最开心的日子。上学可以缠着家长玩小游戏,放学则可以脱离管束自由自在地和同学们玩乐一番。同路的一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快点回家,让他坐在助动车后面带回家,可几次以后他便不愿意了,宁愿走回家,因为可以和女儿玩一会儿。

  回想我小时候学校里管得也很严,放学和同学们玩耍是一天最开心的时光。当然那时没有家长陪伴,可以玩到很晚才回家;现在的孩子则都在家长的注视下,一起玩的时间也短。不过即便这样,与那些车进车出的孩子比,已经添色很多了。

  有时看到孩子辛苦地学习,总有些不忍,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好在孩子还能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自由地玩耍一下,也算是学习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云天河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bbstww 发表于 2013-6-17 15:36
上学的路

  孙进

看文字,也让我们熟悉了作者。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4-6-21 10:17 , Processed in 0.09713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