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星期五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ajsihi

[分享] 看完《转山》,进藏之心又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最梦想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月儿 发表于 2012-3-9 10:14
一直最梦想的地方!

同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来说,西藏,想想就好了{:soso_e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净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电影一定要先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交互程度来看,单车无疑是最完美的旅行工具。例如公交虽然方便,可惜太被动,一路上都是看别人的风景;自驾足够快捷,却充斥着机械化的冰冷;摩托风驰电掣,独少了一点与自然的沟通;至于步行,问题不在于走多远,而是太熟悉。唯有单车上路,是人与工具的和谐统一。打个比方,如果说公交代表了自然资源,轿车是你仰仗的权势,摩托是偶然的生活刺激,双腿是你的忠实奴仆,那么单车就是你的至交,你的战友,你的亲密爱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单车爱好者每天都享受着这种快慢间的自在乐趣。
  
  《转山》的导演杜家毅是个很给力的胖子,他在映后见面会上如此表达自己的作品:“晚年间回想起来,我也有了吹牛X的资本,因为我拍摄了一部有诚意的电影。”“有诚意”在近几年是个讳语,因为被没有诚意的导演用多了,某种形式上做了“坑爹”的代名词。好在《转山》的确够诚意,不是因为拍的很完美,而是它的推出,弥补了多年来国产电影在单车路上的盲区,让内地观众领略到了旅行电影的魅力。
  
  本片的主演张书豪,是个生于1988的台湾小清新,启用这类演员的一大劣势是力道不够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剧本的厚重感,你觉得应该严肃,他却总惦记耍宝。好处也十分明显,演员从里到外的简单和透彻,都与西藏蓝天白云的背景十分契合。一个人,骑车2000多公里,从丽江到拉萨,为的是替逝去的亲人实现梦想,这样简单纯洁的心性无需太过复杂的诠释。至于无解的湾式腔调,也在李晓川几句台湾佬的调侃中尽皆消散了。
  
  得益于高清摄影连同滇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影片的画面质感堪称完美,有种现代戏难得一见的通透。故事模式基本沿袭了公路电影惯常的叙述形态,走起来观景,停下来叙事。只不过有一点声音需要驳斥:导演在解释“什么是有诚意的电影”时继续口无遮拦,说有诚意就是不装X。于是,那只在主角昏迷中出现,造型犀利的独角兽就显得十分可疑了;那些电影后期繁复的幻听幻视也令人迷惑了。唉,装就装吧,所谓无装不青春。只不过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把幻觉体验拍摄的像《127小时》这样唯美诗意,那还是尽量减小幅度,增加叙事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导演的说法,拍摄《转山》的初衷是疏导现代人关于幸福感缺失的惶惑,“旅行改变人,人改变世界”,好像走出去走回来,一切便会不同。是否真正如此,很难说的清。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转山》是一则群山上的都市寓言。看看影片中的几处重头戏:乡间投宿,遭遇丈夫出走的少妇示好,内心辗转——此谓空虚;灾难突降,主角独自上路,悲苦寥落——此谓寂寞;踏破冰峰万年雪,而今迈步从头越——此谓冷。空虚寂寞冷,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痼疾,指望着一次旅行来挣脱束缚并不现实,只有不断前行,才有通往幸福的可能。红色经幡作为旅程终点的意象,漫天舞动的红绸缎像是一个神迹,每个人看到此处都可以获得一些情感上的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评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能有这样的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18 08:35 , Processed in 0.092624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