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星期四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510小雪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言无忌 于 2013-12-13 13:33 编辑

我和房子的故事
    房子,在我的概念里就是个家,那是个充满温馨和爱的地方,我不需要很奢华,但是一定要让人感觉温暖和有安全感。这个想法一直伴随着我长大乃至结婚。
    记得从小生活在农村,我们住的房子在村上算是可以的,石头堆砌的两层矮楼房,楼下是泥地,楼梯和楼上都是地板,这在当时算是蛮好的了,与大伯家相连的地方还有个院子,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和小朋友过家家,还有就是捉蜜蜂、捉迷藏。那里充满了儿时的欢声笑语,很让人留恋。当时我家连续几年都是五好家庭,那也算是给家的荣耀啊!那时候爸妈都是做小工的,家里省吃俭用也没多少积蓄,看着人家都建楼房了,还买了各种电器,很是羡慕啊。我常常搬着小椅子坐到人家去看电视,那种感觉很温馨,好多人在一起边看边聊。不多久,在我10岁那年,家里也建楼房了,两间两层,很敞亮,楼层高是39的(与现在的商品房是不能比啊),就简单装修了下,还是用的老式厨房,也没有卫生间,就后来添置了一台电视机。再后来有了弟弟,爸妈一直很辛苦地操持着这个家,虽然苦点,但是家里听不到争吵,让我感觉家还是很温暖的。就这样,这个房子一直陪伴着我到出嫁。
    话说家对于女的来说,有两次选择,第一次是爸妈给的,没的选,第二次是可以自己好好选择的,那是属于自己未来的家。记得当年和老公认识时,我还是很淳朴的,老公家在西郊,也是私房,几年前老公一直是想买房的,市区周边到处看房,那时候房价在1000-2000左右一平方,曾怀揣着20万现金去交房款,因为卖家的突然变卦,要上涨2万,想到父母太辛苦也不容易,自己工资只有八九百就作罢了。老公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凭自己能力多挣点,以后再买。当时我们谈婚论嫁时,说是房子要拆迁的,公婆想着反正要拆迁,就简单装修下,用的材料也是很普通的,就楼上房间稍微弄了下,楼下都是涂料,简单铺设了地砖。当时我想想也不要给老公太大压力,反正房子会拆迁,终究会改善的。只要过得舒适、开心就好。就这样和公婆一起生活了8年,老公这个夹心饼干做的很好,我和婆婆从没争吵过,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儿子也是婆婆一手帮忙带大的,我很感激她,她和公公靠买菜和做体力活维持生计,自己紧衣缩食,但是对子孙非常舍得。给我们现在的房子也贡献了一大把。也是在去年年初开始筹划买房的,眼见着房价一直上涨没有下跌的趋势,去年稍微缓和,想想儿子马上要上一年级,连自己独立的卧室也没,和公婆挤在一个小房间,空气也不是很好。我就一直想着一定要给儿子好的生活环境,有个美好的童年。于是就和老公商量着买房,不要再等拆迁了,贷点款,欠点债也没关系,婆婆极力赞成。就这样,老公被我拖着到处看房,当然也是有选择的,若是要在东面买房,我和老公上班都近,但考虑小孩在西面上学,由公婆接送比较定心,因为公婆是不会与我们住一起的,家里的私房和田地要守着。另外要新房不要二手房,要商品房不要拆迁房,最终锁定在万达一带,离老家近。而且只能买高层,因为高层均价相对便宜点。在户型上刚开始选择90平米左右,想着3个人住也够了,贷款压力也轻一点,以后有钱了可以再换大的。看着90几户型的样板房我们犹豫了,基本是南北不通透的,只有一卧室朝南,扣掉公摊,住着也比较紧凑。后来婆婆一句话点醒了我们。反正说着也是贷款买的房子还那么小,还不如一下子买大点,一样装修下,费个神。想着也是,住的好好的,也不会想着去换房,折腾起来也费劲。后来就选择了120-130之间的,原本看中了万达120几户型的,后来发现它是缩进去4米的,不是三朝南的,阳光照射有影响,房子没有阳光长时间照射,会感觉不舒服,想想也要花100万左右。于是就放弃了,后来看了万家富、长江国际五期。最终商量下来定在了长江国际,我被那的中心花园吸引了,绿化太美了,沿着中心花园一直往北走就是五期的高层,老公之前的梦想就是住高楼电梯房。经过价格上的一番周折,爸妈公婆都倾囊相助,终于敲定下来。好事多磨啊,虽然称不上很完美,因为房子就在滨江西路边,来往卡车多,灰尘噪音大,但卧室都在朝南,阳光好,噪音几乎没,而且是买了133户型的,3人住感觉是蛮舒适了。而且想想政府花园城市一改造,码头一搬走,就不会有那么多卡车了。于是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贷款,交房,装修,苦尽甘来啊。老公说的一句话很令我感动,装修要请好的装修公司,要用好的材料,用品牌的,要弥补当年没有给我一个好的新房的遗憾。他说到做到了,现在我如愿住进了我们一手建立的新家,非常温馨,非常舒适,儿子对自己的房间也是情有独钟。
    感谢老公圆了我的梦想,我和房子的故事真正开始了,以后还会继续,敬请期待哦!

评分

参与人数 4宝石 +50 好评 +4 收起 理由
JY510小草 + 50 + 1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活动奖励
浮云游子 + 1 神马都是浮云
40265906 + 1 很给力!
山山水水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谈谈我和房子的故事。

     本人今年23周岁,出生于绿园新村,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3年。四岁那年,绿园新村的房子给我爷爷奶奶住了,于是我家搬到了居民新村,在这里一住就是20年。


     关于绿园新村的回忆,完全记不起来了,那时候太小。我对房子的所有记忆,全部集中在居民新村,所以重点就说说这儿吧。居民新村房龄很老,建造于1993年,属于当时的拆迁安置房,我家是回迁户。小区整体环境一般,绿化一般,在93年看似不错,现在早已跟不上时代。唯一不变的优点是区位条件,绝对的市中心,住这儿的也普遍是老澄江土著,中街这片儿的。


     我家房子很小,80平不到,住着却是很温馨。93年装修后住了十年,03年又装修了一次,接着住十年。旁边南菁中学的铃声,也伴随了我20年。


     2010年,家里突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没几年我就要大学毕业了,毕业了要找工作,找完工作要讨阿姆。但是,没房子你怎么讨阿姆?当时机缘巧合,就买了一套弘建国际。原因如下:
1、便宜。我家条件很艰苦,市区的房子普遍买不起,而弘建当时只要6500左右,楼盘品质也挺高,性价比出众。
2、弘建国际虽然远离市区,但并非遥不可及。事实上,从市区出发,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只要1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
综上,最终选择了弘建国际小区。这几年贷款虽然还的很艰辛,但是买到了心中理想的楼盘,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只有吃过比别人多的苦,才笑得出比别人多的甜,这就是我的人生信条。(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宝石 +50 好评 +1 收起 理由
JY510小草 + 50 + 1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活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子,我人生的带领者


引言

    二十多岁的年纪,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亦没有经历过太多世俗事故,有的只是一份敬仰,和对未来无限的期望。

梦的起点
    小时候,父亲是镇上粮管所的电工,所长看我们家庭条件不理想,破例把所里两层高的小宿舍租了一间给我们。房间很小,40多个平方被划分成了三部分:爸妈和我的房间、奶奶的房间以及吃饭的地儿。虽然条件清苦,但一家人却其乐融融。调皮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洒满了自来水的阳台上撒泼的骑脚踏车。

半路征程
    5岁的时候,父亲遇事外出问平时的“好朋友”们借钱,吃了许多闭门羹,冷言冷语也听了不少。于是,父亲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问几个亲戚借了点钱在马路旁买了块地,建起了属于他一辈子的事业,也砌起了我整个童年的“堡垒”。
    从第一栋三层半(带阁楼)楼房,到第二栋三层楼房,父亲只花了一年时间,而前后这两栋楼房之间用当时较为潮流的天桥连接起来,前面办公,后面厨房,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栋楼房的楼顶被父亲打造成了一座楼顶花园,各类普通、名贵的花木被爱好花草的父亲照料的井井有条,闲暇之余还能邀上三五好友品茶聊天,那份悠闲如今回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

质的改变
    时间如白驹过隙。初一那年,父亲的事业步入了正轨,在镇工业园区买了一块近20亩的地,开始了由“家庭作坊”向“正规厂房”的转变。距离的遥远使得家与厂之间显得不那么方便,于是父亲琢磨着进行又一次的换房。
    有地就有房,在父亲与多方领导的沟通下,终于我们又能在工业园区的路旁、自己的厂区内建造属于自己的家。这一次,是质的升级。父母亲在选材、装修等方面都是亲力亲为,而我也时不时的作为“小包工头”似的出现在工地现场,毕竟这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家。终于,一年时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一座三层小洋房伫立在了我们面前,没多久我们一家人就迫不及待的住了进去。
    此时父亲一位朋友正好需要房子,于是陪伴了我们十多年的“前后两栋联体三层楼房”以当时35万多的价格过户给了这位朋友。如今每次经过老家门口,昔日情景总是不经意的浮现在眼前,我想,那是对于童年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新的起点
    23岁的时候,大学毕业,没啥大出息的我却把女朋友带回了家。父母喜出望外,于是诸如买房买车结婚等问题接踵而来。虽然我们两个都找了份工作,但对于昂贵的房子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父母却一点儿不犹豫,趁着穿暖花开的时候带着我们两个开始了婚房的物色。
    由于我们是西乡人,因此对于房子的区域就有了较明确的选择。之前表哥一家人在长江御园买了一套花园洋房,10500元/平米左右的价格着实把我们吓了一跳,因此对于他们的盛情邀请我们需要多做思量。
    在CBD、城西地区多方考虑以后,我们最终敲定了和院峰景高层。原因如下:1、价格实惠,7000多元的单价在心里承受范围;2、离万达也就3分钟车程;3、门口就是西面大统华旗舰店,对面为好几万人口的普惠苑,菜场早已成熟。
    对于我们没有住过高层的人来说,对于楼层没有太大的感受,而父亲认为住的越高越好,排除掉顶楼那几层以及不吉利层次,最终拍板于23楼158平米的户型。家里为我购买婚房没有过多的考虑,没有过分的奢华,有的只是普通人对于房子、对于家的企盼。衷心希望和院能如约在明年3月交房,那么接下来的装修、入住、结婚也就能摆上日程了。

后记:
    我的年纪、我的阅历无法与前辈们相提并论,我只想把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吐露出来。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原来我也与房子有了那么多年的“交情”。作为房子,更多的是对家人、对大爱的诠释,是对成功、对希望的孕育。
    我与房子的故事,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而我,也即将面对我崭新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2宝石 +50 好评 +2 收起 理由
JY510小草 + 50 + 1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活动奖励
莫小碗 + 1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DASY 发表于 2013-12-14 16:37
房子,我人生的带领者

引言

土豪,我们做盆友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小碗 发表于 2013-12-15 09:19
土豪,我们做盆友好吗

一介草民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DASY 发表于 2013-12-15 09:20
一介草民而已。

:$表谦虚了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辈子,自从结婚到现在,一直是过着借钱买房还借的日子,买了四次房子,第一套房子卖了用于第二套房子的装修。这辈子还得买一套房子。我和弟弟妹妹商量好了,以后买对门及楼上楼下,这样年纪大了可以相互依靠,靠子女来照顾是不太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小碗 于 2013-12-15 16:56 编辑

一个90后,与房子的成长史
    1990年5月,估摸着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我母亲在努力了近二十个小时想自然分娩下我结果以失败告终后,一把手术刀把我拯救了出来。头太大这个理由让多年后在物化题中拼死挣扎的我怎么都想不明白:说好的大头聪明呢?
    言归正传,今天,就来说说在过去的23年7个月,属于我自己的与房子的故事。
    这时候就有人发话了,一个姑娘家,年纪又不是特别大,与房子应该也没啥渊源。但,其实不然。每个人但凡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必然需要一个空间来予以生存,而这里提到的空间都是基于土地上的,很多人喜欢把它称之为“家”。
    我的第一个“家”是在西大街,和父母还有我的太公住在一起。那的房子早在十来年前就已经被拆掉,之后我也没再回去过。但是我还记得那儿的石子小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而我的太公还特意给我买了一双粉红色的小雨靴(那时貌似叫套鞋- -||)。在小路边有口井,旁边就是个托儿所,那也是在我那十几年的漫长求学生涯最初开始的地方。我也记得,在街上旁边自家盖的民房里,有个我们托儿所烧饭的奶奶,每次去他们家都有好多好吃的。我的这个“家”面积不大,是顶楼,朝南的房间太公在我爸妈结婚的时候让给了我爸妈做了婚房,他独自一人住在朝北的小房间,虽然房子很简陋也很破旧,但那里承载了我最最原始的童年生活。而提到这个“家“,就不得不提到我的太公,那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在把我母亲培养成人之后,继续在我的成长事业上发光发热,虽然他在去年年底已经离我而去,但是他永远都会活在我那美好的记忆中,相信也会成为以后我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可以回忆起的温暖慰籍。
    后来,我也记不太清是什么时候,我和父亲母亲搬离了在西大街的“家”,来到了位于益健路最西头的那几幢多层房屋里,门牌号是多少我已经记不清了。然后我的幼儿园大班和整个小学生涯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整个房子的建筑面积依稀记得是六十几平米,没有独立的小房间,客厅和卧室用一扇移门隔开。还记得每天晚上到了9点左右,爸妈就会赶我去睡觉,然后我就会躲在移门后面偷偷从门缝里张望客厅的电视机。又或者,爸妈在外出时把电视机遥控机藏在一个自以为我找不到的地方,然后我就会在信誓旦旦保证认真做作业把他们送走之后“嗖”地一下跑进房间搜出遥控机开始看电视,心情又是兴奋又是紧张,生怕突然有人回来。等听到门锁转动的声音的时候,我又立马吧遥控器丢回原处,“飒飒相”跑回桌子前装作很认真写作业的模样。小学五六年级的某一天,家里来了几个陌生人,说是来看房的,然后我就知道我在这里也住不久了。当时其实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有更大的新房子住了。但真到了搬走的那天,却有一股巨大的伤感情怀将我笼罩住,我在屋子里走了一遍又一遍,睁开眼又闭上眼,想把一切都记下来。搬了家后,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抬头往三楼的那个窗户多看两眼,纱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外立面也重新粉刷过了,楼下沿街的车库都改装成了一家家店面,老房子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貌换新颜”。
    接下来,就要说到我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了。花园社区是个热闹的地儿,一村到八村,横里覆盖了长江路、香叶路、文化中路、澄江中路、花园路等。由益健路换到花园,除了学区的考虑外,父母也是觉得我长大了,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了。一百多平米的面积,两室朝南,都做成了卧室,朝北分布了一个大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在客厅里另外单独辟了一块出来用做书房,现在成储藏室了= =||。在这个地儿,我愉快而又惆怅度过了我整个青少年时期。俗话说,往事不可追,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而现今,我将又面临这一次搬家,虽然距离下次搬家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青春里最美好的那一段已经留在了这个屋子里。本来父母不打算将这里卖掉,但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目前的决定是在搬家之前将这个房子出售。
    我也知道,搬家后将会依然有一个新的环境让我去适应,去融入,我也依然会对下一家、下一所屋子抱有深厚的感情。但是,我更清楚地明白,没有哪所屋子能代替现在的屋子,或者说,生命中的每所屋子都拥有着不可替代性。它们各自代表了在你的生命中的每一个时段,它们见证了你在那个时段的所有喜怒哀乐。在你开心大笑时,它们陪着你;在你伤心流泪时,它们陪着你;当你爸妈外出时,它们陪着你度过孤单寂寞;当你邀请亲朋好友相聚时,它们为陪着你谈笑风生……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房子是件大事,因为“家”是每个人所需要的,也是陪伴着每个人时间最多的地方。于我来说,我和房子的故事仍然在继续,我也期待着将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所房子,我将会和它们共同携手走过岁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宝石 +50 好评 +2 收起 理由
JY510小草 + 50 + 1 “征文:你和房子有话说么?”活动奖励
流冰魄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10 03:32 , Processed in 0.11210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