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星期三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狼神天下

《茶旅天下》纪录片(每日更新,连续30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狼不在,电视剧木有了——[s: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0楼(华都稻草) 的帖子

可怜哇 [s:4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得看,就泡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2楼(华都稻草) 的帖子

天天泡天天喝天天感受 [s: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集 茶旅天下——信阳毛尖(蓝天玉叶)



该地址可能无法播放
备用地址:http://v.qq.com/cover/b/be4vtog18u3wlz4.html?vid=6OGJ1xWB03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集 茶旅天下——中国西部茶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集 茶旅天下——夜郎茶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4楼(狼神天下) 的帖子

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中国名茶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信阳毛尖.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s:541]配合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5楼(狼神天下) 的帖子

一、打造中国西部茶海构想的起缘

    打造西部茶海,来源于专家建议和湄凤共识。

    (一)来源于知名专家学者的建议

    5月28日至29日,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在凤冈隆重举办。省内外茶界知名专家学者光临盛会,这些都是全国茶界顶尖级的知名专家,他们积极主动为凤冈茶业和茶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在这次活动当中,专家学者们建议:凤冈、湄潭、余庆等县应该发挥茶叶产业的区域性经济优势,联手打造中国西部茶海。“杭为茶都,遵为茶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提出要在湄、凤、余、务、正、道这六个县建设百万亩茶海。遵义是全省产茶大市,现有茶园26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是全省茶叶科研、文化大市,凤冈、湄潭、余庆则是遵义茶叶经济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板块。十大名茶,湄潭占了3 个,凤冈占1个,共有4 席,余庆的小叶苦丁茶,也是在全国赫赫有名。具有悠久历史的贵州茶科所就在湄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几个县联起手来,在茶叶产业上做大文章,形成遵义茶业经济特色产业带和茶海生态旅游风景线,可以说,只要经过艰辛的努力,中国西部茶海就会风声水起,浪花不断。

    (二)来源于凤冈湄潭两县共识

    在“5 ·28”活动期间,专家学者们关于打造中国西部茶海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5·28”刚一谢幕,凤冈县委、县政府就紧锣密鼓,谋划打造西部茶海的事宜,迅速成立了打造西部茶海工作领导小组,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提出建设融生态之海、健康之海、文化之海、旅游之海的构想。

    “英雄所见略同”。湄潭县政协副主席周开迅在贵州省首届茶文化研讨暨凤冈锌硒茶点评会上,率先呼吁“打好中国西部茶海这张牌”,并且已在永兴茶区树起了西部茶海的牌子。湄潭县委书记田刚也多次表达了要与凤冈联手打造西部茶海的愿望。近期两县已开始实质性的磋商。一些框架性的协议及联合机制即将敲定。

    二、打造西部茶海的基础

    专家的建议我们为什么要采纳它,为什么这么快来研究它,并不是盲从盲信,更不是照抄照搬。因为我们有较好的基础。

    (一)历史文化基础

    凤冈、湄潭两县均是古夷州的茶叶出产地(夷州治所就在今天的凤冈县绥阳镇)。《茶经·八之出》载:茶茗,“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又云:“其思、播、费、夷 ……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思州乃黔东北、思南等地带,播州乃今遵义。夷州实际在思州和播州之间,凤冈、湄潭属夷州辖地。清乾隆《石阡府志·物产》记载:“茶,近镇远、龙泉各山间有。”乾隆《贵州通志》:“石阡茶……昔皆为贡品。”凤冈古称龙泉县,隶属石阡府。这说明260年前的凤冈茶就已成为贡品。茶圣陆羽距今已1200多年,那时他就说其味极佳,看来我们种茶、饮茶的历史非常悠久。清朝时期,我县北部永安一带属湄潭县,后来才划拨凤冈县,这种历史上的渊源关系,致使两县不光在茶文化上,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十分接近甚至相同。两县联合打造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二)自然环境基础

    两县山水相依,地形地貌相似,自然条件接近,同属丘陵地带,雨量充沛,土壤相类,同具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国绿茶基地。两县都有良好的森林植被,凤冈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2%,有不可多得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茶园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浓荫匝地的平坝丘陵之中,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在这种小气候下生产的茶叶,品质独特,堪称茗苑奇葩。茶农长期种茶、饮茶,不止是一种习俗,更多的是对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与把握。依靠茶,茶农可以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自然条件基础。

    (三)生产加工基础

    我们生产加工有一定的基础,比较而言,湄潭的加工基础相对还要好些,加工能力大一些,成规模的加工大户也多一些。我县近年来发展较快,以孙德礼、陈世友两家为代表的加工大户,规模在壮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5.28活动以来,永安茶农自发进机器的不少,上10万的机器都在干,主动扩大规模。从整个加工生产工艺这上面看,技术基本上已经普及。要解决的问题是:工艺上还要请高师指点,设备上还要进行技术改造,流动资金上还要得到足量提供。茶园建设上,永安今年就种了近二千亩良种茶,土溪也种了一千多亩,干部职工在县委、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已种了近千亩,5?28后,更呈现出一个更强劲的发展势头。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后,两县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估计有15万亩,区域经济特色日益突出。不论是田坝的锌硒有机茶园,还是永兴、核桃坝的茶叶基地,从种植到加工、销售,都初具规模,名声在外。茶农们在规模化的生产加工环境中感悟了现代化生产的理念,享受了实惠。他们正在变“满天星”似的单家独户生产加工为大户型、能人型的生产加工,走公司和合作经济组织之路,像滚雪球一样,规模化效应逐步得到显现。有了这样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构建的西部茶海,就顺天时、合民意。

    (四)优良的品牌基础

    品牌基础是关键的关键。在贵州省第二届十大名茶评选会上,省内众多茶叶企业从生产历史、文化底蕴、知名度、茶园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茶叶品质、消费者欢迎程度、年销售额、历次国家抽检合格情况等方面精心准备,欲跻身十大名茶之列。结果湄潭生产的湄江翠片、湄潭翠芽、“夜郎牌”遵义毛峰和凤冈“仙人岭”牌富锌富硒绿茶4支茶叶榜上有名,接近“二分天下有其一”。品牌就是先机,就是商机。通过“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西部茶海”的打造,凤冈的富锌富硒有机茶一定能实现“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梦想。

    (五)科研支撑基础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设在湄潭,距凤冈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些都是我们发展茶叶产业可以而且应该依靠的科研力量。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他们熟知我们的地理特征,了解茶叶生产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开发了不少茶叶产品,其研究成果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打造西部茶海,凤冈、湄潭两县有省茶科所的技术力量作支撑。

    这次承办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我们认识了全国茶界的知名专家,交上了朋友,不管有哪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向他们请教。当然,县里面还要形成专家顾请制度,这个制度是有偿的,有奖的,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的。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求得他们的支持。

    有以上五大基础,这就是我们要兴师动众,长期不懈打造西部茶海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头脑发热、专家学者点评几句就跟着蹦,我们有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吸纳能力。

    三、打造西部茶海的目的

    打造西部茶海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实施县委“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推进“四绿”工程的最有特色的载体,而且是最容易做大做强的一个载体。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把打造西部茶海作为“四绿”工程的一个精品来打造,发展生态经济,发展旅游经济,是绿色战略的延续和深化,而不是另外一个新的口号。

    (二)就是要把西部茶海作为“楔子经济”来抓。通过打造西部茶海,使茶业、服务业、旅游业同时得到壮大,进而促进凤冈的改革开放,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全面振兴凤冈的县域经济。

    (三)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把西部茶海打造成功了,就是一个大手笔,我们的GDP就是可再生的GDP,是可持续的GDP,是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GDP,是不断子孙路的GDP。

    四、打造西部茶海的丰富内涵和内容

    (一)“四海”的构想

    “培植郁郁葱葱的森林,让大自然自行消解人为的垃圾;珍惜有机土地的赐予,饱吸生命健康的元素;挖掘内涵深厚的民俗文化,给茶叶插上翩翩飞翔的翅膀;包装多姿多彩的旅游景点,在茶海飘香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这就是县委、县政府在今后几年内将在凤冈这块1883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率领40万凤冈人民,绘制的一幅气势恢宏的“中国西部茶海”图。

    集“生态之海、健康之海、文化之海、旅游之海”于一体的“中国西部茶海”,内涵是丰富的。生态之海就是在全县现有森林覆盖率42%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加强森林的营造,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大力栽树种茶,培育“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绿色海洋;健康之海就是让生态之海荫护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健康,让有机土地上的锌硒元素沿着茶叶的汁液给生命注入健康活力,做到生产是健康的,环境是健康的,元素是健康的,技术操作是安全的;文化之海就是充分挖掘古今中外的茶文化,热情展示当地纯朴厚道的民俗风情,增强茶海的内在魅力;旅游之海就是将众多的旅游景点,包装成茶海之中的一座座岛屿,发展以茶文化为魂的乡村生态生活游。

    (二)“四海”的内在关系

    生态、健康、文化、旅游四个方面相互依托,互为补充。

    1、生态之海是基础

    生态是立省之本,立县之本。凤冈良好的生态条件,为茶叶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在推进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过程中,第一,要继续实施好林业方面的六大工程,争取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现在我们更多的地方已经绿起来了,在这种进程中要周密规划,与景区景点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植树造林要采取多树种混交,多种色彩混合,景区景点不搞一律的松杉柏,现在要考虑在绿起来的基础上,还要美起来。景区景点要作为风景林来建设。林业部门要继续发挥好主体作用,特别要抓好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要筹备好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申报工作,要抓好永安省级、国家级森林茶海公园的申报工作,以争取更多的投入和补贴;第二,要实施好干线公路绿化、河流绿化,大力推广封河育鱼、封岸育林。过去花坪和石径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要继续巩固扩大,希望各乡镇的同志要多研究和考虑这方面的事。光有林木覆盖还不行,还要注重生物多样性,请司法局牵头,认真研究凤冈野生鱼类的保护问题,通过封河育鱼、封岸育林,保护野生鱼类,为凤冈今后发展钓鱼休闲业做好基础。第三,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依法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官员要提高对环保法的认识。对此,中纪委省纪委专门配套了环保违法追究的文件,为什么?核心是官员违法的太多了,意识太淡薄了,没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过渡阶段,只好靠纪律来约束。第四,石漠化治理要配套生态建设和景区建设,我们眼光一定要高一点,这样才会有好的规划,最终效果才会好。第五,在生态之海中,沼气能源建设一定要作出特殊的贡献,不仅在茶区要搞“猪——沼——茶”,沼气应该更加普遍的推广,特别希望乡镇的干部在认识上一定要提高,我们要改变几十年一贯见子打子的工作方式。干事不要短视,沼气能源对农民的好处很大,按今年的成本算,一年可以节约500元煤钱,可使5亩薪炭林免受砍伐,为何干不得?今年干完我们有2万户,25%能够使用沼气,这在全省也是比较高的,但远远不能满足,要通过沼气的普遍推广,做到“深居林海不烧柴”,这也是一大贡献,关键是思路要正确,真正把沼气做成一项大产业。

    2、健康之海是目的

    健康之海,最核心的目的是要把凤冈富锌富硒有机绿茶,打造成精品名品。建设健康之海的着力点在于:第一,在锌硒茶区建设上,要解决基地规模、加工规模。因为无规模,再好的特色也难以为更多的人所认识,特色就要做大,“小”特色就没有市场竞争能力;要把锌硒有机茶园与“四位一体”配套建设,并把“三色农业”贯穿进去,实现种养结合,丰富有机品质。锌硒,土壤里有,要做到有机,就要把“四位一体”结合起来,上游的养猪业,多提供农家肥,真正才能做出有机来,有些地方不一定能做出有机,那是在自吹自擂,随着食品市场的规范,这是很有潜力的。把“三色农业”的有益菌系,用于土壤的活化,来解决有机质的问题,解决土壤自然的肥力问题,这是很有价值的。第二,深化“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内涵,打造西部茶海,必须坚持“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模式,栽几棵树花不了多少钱,一亩茶园栽上三五几棵桂花树,长大了漂亮得很,让人一进入茶园就感到暗香浮动。第三,注重茶园气势培育。茶海一定得有气势,龙泉、何坝要有意识地建茶园,使之与永兴茶连成一片,形成磅礴的茶海之势,让人进入凤冈感官上就觉得“茶海”名不虚传。第四,茶的加工工艺、加工档次要提高,有机茶从生产、加工、消费上均要体现有机特色,实行全过程的有机管理。

    健康之海的第二个内涵,不仅自己的东西要好,而且要别人知道你的东西好。为此:一是要搞好锌硒茶原产地域保护。既然锌硒特色、有机品质的凤冈绿茶全国仅有,是个大特色,现在就要启动原产地保护,着力特色品牌的打造。二是政府要把知识产权牢牢控制在政府手里,促进公平竞争,防止独家垄断,靠竞争选择有实力的企业以培育我们的品牌。三是要为富锌富硒有机茶等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由技监局负责管理使用,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绿茶要卖出去,必须通过质监局检验合格,方可上市,保证货真价实。四是包装要独特,既然是全国唯一,具有排它性,内在上有排它性,包装上也要有排它性,不要老是去仿照人家的。包装花钱很多,里面的内容很少,作为一种大众茶就销不出去。礼品茶专门做点,不要太重,太重了,别人夸好,我们心疼。完全可以做成四两、半斤一盒,包装要精致,显得精贵。还有茶形也要有排它性,自己要有自己独特的形状,使人一看就知道是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五是要宣传、要策划。政府在品牌运作上,五年要连续策划茶事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凤冈开展,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开展,在大城市开展。网络宣传、其他媒体宣传均要加大力度。要培养人才,职中要办茶艺班,学好种茶知识和茶艺,靠独特的茶艺把我们的茶叶宣传出去。

    3、文化之海是灵魂

    凤冈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单就文化组研究的初步情况来看,凤冈的茶文化归纳起来就有民间茶文化、民族茶文化、历史茶文化、科技茶文化、名人茶文化、茶艺术文化等许多方面,十分丰富。收集的茶歌,采茶调,写得非常优美、自然、朴素,现在的词作家并不见得写得出来。吃茶的方式凤冈也多,如油茶、泡茶、罐罐茶、药茶等等。总之要好好总结,好好提炼,做到与时俱进。“茶叶为鸟之身,文化为鸟之翼”。茶没有文化来包装它,它就飞不出大山,只是一只呆鸟,变不成飞出大山的金凤凰。三是文化之海要为旅游所用,为旅游服务。发展旅游离不开文化,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为什么称文化之海呢?大家看一看云南,云南省打造文化经济,亦然成了民族文化的海洋,一点都不夸张。随便你走到他哪个专州,乃至走到哪个县哪个景点,文化是相当丰富的,留得住人。文化是茶经济的魂,是旅游产业的魂,文化的能量是无穷的,打造西部茶海,一定要从文化方面去研究它、应用它。

    4、旅游之海是希望

    凤冈经济结构要改善,总量要做大,旅游非常关键。前面的“三海”建设对旅游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为其服务的。红色的遵义,绿色的凤冈。赤水、仁怀那面发展红色游,我们这面发展绿色游,比翼齐飞。我们的定位是乡村生态生活游,生活要贯穿文化的东西,没有文化就没有价值。我们凤冈名山不如张家界,红色不如赤水河,怎样发展?生态生活游就是我们的特色。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出来旅游主要是为了放松,哪里在体会山有什么特点,实际都是跟着转一转。我们把生活结合进去,真正是很好的路子。我们的旅游开发,要贯穿茶文化,大胆设想,积极探索,富于想象,要把文化作为茶海之上的美丽浪花,旅游景点设想成茶海之上的座座岛屿,深层次的体现对生命的崇拜和构建和谐家园的愿境。谁都没有我们更了解凤冈,但我们谁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我们了解凤冈,所以我们要提出我们的思路和想法,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知识,所以我们要请行家来为我们搞好旅游规划和旅游策划,有计划地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发旅游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相信凤冈的旅游业一定会别见洞天。

    五、打造西部茶海的具体操作

    (一)研究与设计并重。各个组都要按西部茶海的总体思路,去研究,去设计。生态的治理,文化的挖掘,旅游景点的包装,怎样做都要过细的研究,在研究透彻的基础上来设计,否则就无法设计。就是请专家来设计,自己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实际别人并不知道和了解我们的东西,只有我们自己才真正能够认识自己,拿出我们的东西,这样才可能打造出特色来。

    (二)规划与实施同步。在“四海”的打造上,各组在做规划的同时,一定要抓紧去实施,光有好的想法是不行的,操作太重要啦,规划的核心是保护,看准了、可以实施的要抓紧实施,一时干不了的,也要在规划中留出来、保护起来。规划中要体现茶海的品味,现在对这个感兴趣的客商越来越多,生产、加工、市场都不愁没有人来干。我们做规划就是打好基础,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有序开发。

    (三)质量与数量并举。既要抓质量,也要注重数量,要做出我们的特色,特色就是差异和规模,没有差异和规模的特色是不长久的,富锌富硒是我们最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因此要申报原产地保护,永安富锌富硒有机茶品质还要巩固提高,配套“猪——沼——茶”模式,硬是做出精品来,好东西少了也不行,面积还要逐步扩大,要按有机标准去扩大,而不是盲目的扩大。其他地方至少也要按绿色标准来生产,只有把规模搞上去,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品牌与生产共进。品牌打造至为关键,品牌就是生产力,我们要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才能不做殖民地,现在有了一个省内品牌,但远远不够,还要更进一步的走出去,让全国和世界都知道,真正培育全国的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品牌的打造离不开生产上的每一个细节,生产上完全要按照茶叶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进行管理,不能降低标准,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产方面,茶办、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安排专人把关,严格监督管理,丝毫不能松懈,该施什么肥就施什么肥,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干工作就是要有这样的雄心和决心,要有气魄,决不能马马虎虎,因为品牌打造和生产息息相依,生产出问题,我们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牌子就会砸锅,所以马虎不得,出了差错和问题是要追究责任的。

    (五)政策推动与科技支撑

    A、补偿政策。凡按有机茶生产标准建茶园的给予150元/亩的苗木补贴。凡符合规划和标准建造茶园的,给予坡改梯、退耕还林等政策的扶持,凡按有机茶加工标准,扩大加工规模的,给予技改项目和贷款扶持。B、以奖代补政策。凡申报有机茶园(含加工)的,申报成功后实行以奖代补,一次性给予每亩50元的奖励。C、干部职工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的政策。鼓励干部职工带职带薪从事茶园建设、加工、营销。D、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打造西部茶海。昨天,县委出台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决定》的政策也具体,鼓励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参与茶园建设、加工、营销,共同参与西部茶海的打造。E、专家顾问制度。建立专家定期咨询制度,及时为凤冈的茶叶产业化建设出谋划策。

    六、当前具体工作

    1、茶园的管理。重点是加强有机茶园的管理,这是核心和关键问题。怎样科学施肥,怎样防虫,茶办与永安镇要认真研究,下去作好指导,做好监督工作。

    2、今年茶园的规划。按照湄潭和凤冈联合打造西部茶海的规划,在何坝、龙泉、绥阳、土溪、新建、永安一带新建茶园和改造老茶园。林业部门要主动配合,提供树苗,帮助作好规划。

    3、知识产权的保护。由质监局牵头负责,茶办提供相关资料,与省质监局联系,抓紧申报,尽快拿到富锌富硒有机茶原产地论认证标识。

    4、有机标识的启动。这个由政府来做,把有机标识拿在政府手里,茶办代政府进行管理,要给茶叶生产和加工大户、老板宣传,让大家都来支持这件事,要让他们知道政府的良苦用心,其目的是避免无序竞争。

    5、绿色有机知识的普及。茶办要组织好茶农、加工户进行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绿色有机知识的培训,对干部职工也要组织相关的业务知识有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带薪带职发展茶业,一开始就发展有机茶,起码至少要按绿色标准来设计,起点要高,品质要好,真正抓出效益和示范来。

    6、中国西部茶海的申报。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积极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系,汇报我们的想法,求得支持,要拿到这个称号,相当于给你穿上黄色领旗衫,自己要去跑,奋力去冲刺。主要是我们的工作要跟上,要走在前面,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最后,我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认真落实,有全县40万人民群众的关注与努力,打造中国西部茶海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凤冈社会经济定能实现跨跃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5-7 22:50 , Processed in 0.20657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