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阴市民政局从审批流程、资金发放、动态管理三方面入手,抓重点、攻难点,切实做到城乡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了兜底扶贫保障。 “规范审批”控“入口”。按照本市实际出台最新经济核算标准,投运全市低保信息比对系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自检自查,按照家庭收入标准进行核算,清晰划分低保对象人群,构建低保、低收入梯度结构,确保低保审批有法可依、公平公正。 “动态管理”畅“出口”。逐户核实低保对象基本情况,凡是低保对象死亡和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超过低保标准的,一律取消低保待遇;凡是借低保户名义购买养老保险、注册工商执照和车辆证件等,先暂停低保户待遇,限期办理变更手续后再发放,以维护低保政策的严肃性,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社会监督”防“缺口”。由各镇(街道)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情况,对申请家庭是否给予低保提出建议意见,并及时在村(社区)委员会设置固定公开栏予以公示。同时根据责任主体与实施主体相一致的原则,低保公示实行“办理过程两榜公示、审批结果长期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