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铁路办公室委托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新建铁路苏南沿江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向公众公示报告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新建铁路苏南沿江铁路为新建铁路建设项目。项目路线起于南京枢纽南京南站,经南京市、句容市、常州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引入太仓站后利用沪通铁路进入上海枢纽。 本项目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速度350km/h,线间距5米,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牵引种类为电力牵引,全部运行CRH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为自动控制,行车控制方式为调度集中,最小行车间隔为3分钟。 苏南沿江铁路新建正线长度约278km,新建江宁联络线共5.079km、太仓站(沿江场)联络线共7.643km,代建泰锡宜铁路同步实施工程6.00km、盐通张铁路同步实施工程13.60km。 正线轨道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联络线、限速地段、断裂带影响范围采用有砟轨道结构,上跨宁杭客专地段采用桥上CRTSI型双块轨道结构。 正线(含站场路基)路基总长度13.605km,联络线路基总长度2.537km。正线新建特大、大中桥共43座,总长度264751m;联络线和工区走行线桥梁总长度11912m;代建铁路桥梁总长度9065m。正线共有单洞双线隧道1座,全长850米。 本线运行列车全部为动车组,利用既有动车运用所设备,无新增机务段和动车运用所建设内容。 工程永久占地530.08公顷,临时占地306.42公顷。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1176.1万m3,填筑总量为738.74万m3,弃方量860.73万m3,借方423.37万m3。 正线采用AT供电方式,联络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新建4座AT牵引变电所,利用沪通铁路在建的2座牵引变电所。电磁环境影响单独编制环境影响文件,本次不再开展评价。 本项目近期2030年和远期2040年预测列车开行对数分别为100对/日和130对/日。总工期预计42个月。工程投资约590亿元。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施工期: ①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预制场混凝土拌合废水;桥梁桩基施工泥浆;施工机械冲洗水;桥梁水域围堰施工造成水体混浊。 ②废气: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土方挖填堆存、车辆装卸运输、混凝土生产拌合等产生的施工扬尘。 ③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 ④振动:施工期振动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振动。 ⑤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工程废弃土方。 ⑥生态影响:工程施工会造成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水生与陆生生物的生境产生影响,以及对项目穿越的生态红线区域的影响。 运营期: ①废水:运营期废水主要来自铁路场站生活污水和少量生产废水。 ②废气:本项目铁路站场无锅炉等大气污染源,全部运行动车组列车,运营期无废气产生。 ③噪声: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铁路噪声。 ④振动:运营期振动源主要是铁路振动。 ⑤固体废物:运营期固废主要来自铁路场站生活垃圾。 ⑥生态影响:运营期采取绿化、临时用地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对生态影响较小。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