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宅 不是用钱堆砌起来的红墙绿瓦 大宅背后深藏历史底蕴才是价值的体现 它是居住艺术与美的结合 纵览那些知名的中国古代王府大宅 无不印证着这一点 01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府邸主人非富即贵 乾隆四十年前后,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又离皇宫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买下了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了大名鼎鼎的“和第”。 和珅之后,嘉庆皇帝将这座宅第赐给了他“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于此同时,嫁给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咸丰元年,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的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他大筑邸园,并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02雍和宫 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皇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称雍亲王府。 雍正即位后,将其中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行宫,后来行宫被火焚毁,遂于雍正三年将上院改为行宫,称雍和宫。
出过两位皇帝的龙潜福地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之后,曾在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均被改为了黄色琉璃瓦。 又因为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的规格。
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 乾隆九年,雍和宫被改作正式的藏传佛教寺庙,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03礼亲王府 礼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明代曾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关进驻北京之后,此地为礼亲王、清太祖次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所有。 此处府邸并非最初的礼亲王代善的王府,而是代善之孙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王府,由于杰书实称康亲王,故府亦称康王府。
清代第一王 和硕礼亲王是满清王朝十二位铁帽子王之首,其始封者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末代为濬铭。爵位世袭共传十代,共有十五人袭爵。从1636年至1914年共278年,堪称清代第一王。
王府规格高 北京有句老话“礼王府房,豫王府墙”,说得是礼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墙高。由此不难看出礼王府的规格,在北京诸多王府里面的等级非常之高。礼王府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在清代所建的诸多王府中,最大的就要数礼亲王府和豫亲王府了。 04庆亲王府 庆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定阜街西部路北,是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的亲王府之一。 该府原是道光朝大学士琦善的第宅,因他在鸦片战争中擅自割让香港而被查办并籍没家产,之后奕劻迁至此地。在光绪十年晋封为庆郡王之后,奕劻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地,始称王府。
四大世袭罔替亲王府之一 奕劻在咸丰二年承袭贝勒爵,同治十一年晋郡王衔,光绪二十年被封为庆亲王,光绪三十四年又以亲王世袭罔替。
奕劻是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来,二百五十年间第一位以宗室旁枝身份获得世袭罔替特权的铁帽子王。 05醇亲王府 醇亲王府有两处,南府在西城太平湖洞里,原是荣亲王府,北府在后海北沿,是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纳兰明珠、永瑆的宅邸。 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是由此得来。
纳兰明珠旧宅 醇亲王府原是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院,他的长子、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就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
曾出过两位皇帝 醇亲王府曾出过两个皇帝,一个是在南府出生的奕譞的儿子光绪皇帝,另一个是在北府出生的奕譞的孙子宣统皇帝。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是清王朝最后的两个皇帝,可以说醇亲王府见证了大清王朝的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