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 星期日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467|回复: 16

改造后的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项目点击】
  今年97岁的仰书鼎老人已经在北大街光孝坊巷生活了数十个年头,三间老房子,清一色的木门、木窗,陪伴他的还有院中一棵118岁树龄的腊梅。听到自己居住的地方要进行改造的消息,老人特别高兴,“一到下雨天,后巷就会淹水,旁边还有住户收旧货,污染环境,今后这些情况都能得到改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北大街是江阴唯一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是原来的港口文化、码头文化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区域。今年1月11日,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被省住建厅、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1310工程”中的文化提升工程,将对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环境整治、建筑修缮、市政基础设施改善等改造,通过基础设施和景观形象的完善,形成一个延续传统文脉、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东起同兴里,西北至光孝坊巷,南至后街,总面积3.2公顷。改造工程将整体保护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传统风貌,延续传统文脉,提升文化品位,整合文化碎片,构筑历史和文化空间网络;改善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和景观形象,强化综合功能,为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延续北大街独具特色的“集清末民国民居之佳构”的传统江阴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威发布】
  市规划局副局长计慧红: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这座城市“最江阴”“最乡愁”的地方,需要保护的是建筑的原真性、历史建筑的风貌特征、空间肌理的完整性、生活方式的地域性、人文精神的延续性;需要更新的是残破的房屋结构、落后的基础设施、凌乱的沿街搭建、肮脏的环境死角、不协调的新建建筑、老化的人口结构、衰败的经济活力。在更新过程中要避免大拆大建,在保护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开发,不能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文物原真性,应做到“修旧如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将注重古建民居、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科学利用,真正把江阴建筑的历史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在改造中保护文化、在建设中融入文化,充分再现和展示我们记忆中的江南韵味、特色风貌,打造出延续城市文脉、凝固城市历史、留住乡愁记忆的特色片区,塑造江阴特有的文化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姓心声】
  市政协委员汤东燕: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到位。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古朴风貌,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提到老北门,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岛上人家,建议在规划时可以突出这一特色,设计渔民生活模式,引进江阴地方特色餐饮,打造集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同时,可以把体现“工匠精神”的老手艺人请到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展现做米酒、芦花靴、虎头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手艺,相信下一代也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民陆军浩:要充分利用北大街毗邻运河、北门岛的天然优势,挖掘其码头文化、岛文化、船民文化,以保留下来的船舶用具商店、定波船闸等为元素,丰富整个街区的趣味点。强化规划引导,加强对现有历史街区、老宅的保护,严格落实“修旧如旧”的维护原则,讲究科学的开发态度,在仿古文化上做足功夫,增加历史文化标记和元素,重点围绕街区内光孝坊巷等特色小巷,挖掘小巷文化、提升小巷品位,同时引入具有文化元素的商业模式,形成以酒吧、书店、特色工艺店等为特色的老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敏:北大街是江阴的符号、记忆,是深刻在老北门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印记。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建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江阴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承载着广大市民长久以来的心愿。非常期待这项实事工程尽快亮相,让老北门人留住这份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留言】
  @清风可乐:江阴老北门、北大街等地文化底蕴深厚,是老一辈江阴人回忆的浓缩。希望政府在推进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时,能够借鉴苏州、无锡等周边地区同类工程的先进经验,注重挖掘传统文化沉淀所富有的特色内涵,重展江阴北门风貌。
  @岁月无声:前几天刚和朋友去拍了一组照片。老街现在居住的大都是外来人员,有些房子已经有年头了。希望政府在改造的同时,能保留住老街最古朴的味道,绿化工程也要精心设计,现代与怀旧并存。
  @QQ妈:老北门建议原貌保留,可以采取手工作坊的形式,把江阴的特色产业和人文文化相结合,形成商业一条街,突出手工及传统的概念,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体现商业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处喊开发,倒是给个成功案例出来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una + 1 关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20 13:21 , Processed in 0.08755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