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創新能力較弱,以及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點,我市(江陰)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著手,在積極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人才引進的同時,加快科研載體與平台建設,全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目前,我市已經參加登記備案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達到313家,佔比85%。 通過全面實施“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我市大力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制訂了《江陰市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推進方案》,組織申報了江蘇省江陰藥物發現與設計公共服務平台、興澄特鋼國家工程中心平台提升計劃、江蘇省江陰新材料中試基地公共服務中心,申報省企業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家、無錫市企業院士工作站1家,設立無錫市工業設計中心10家,新批無錫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家、江陰市廠辦研究所62家。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市創新創業載體服務功能,今年,市科技部門還組織江陰軟件園、百橋生物醫藥孵化園申報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將為全市企業集中提供科研基礎條件,實施科技成果推廣,服務廣大中小型企業,集聚和鍛煉、培養創新人才。 我市不僅注重搭建創新載體,更是重視完善載體服務功能,特別是大力推進科技金融服務平台建設,加強科技、人才、資本的戰略合作,全力創建江蘇省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范區。今年上半年,由市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市財政局合作,利用省財政廳專項資金共同出資2000萬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投資了4家成長型科技企業,開展了創投資金與財政資金合作創新的探索。同時,市創投資金進一步加大對“530”企業的扶持力度,上半年組織對2個“530”項目投資400萬元﹔目前已有66家“530”企業實現銷售,佔總數的41.5%,上半年實現銷售額6.2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