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 星期二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6|回复: 0

遗产守护与锡剧的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0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边是浩荡奔腾的万里长江,裹挟着楚文化的瑰丽壮奇,一边是风情万种的吴文化,姿态万方地从太湖烟水处款款而来,长江和太湖的风云际会,吴风和楚韵的冲撞交融,催生出吴头楚尾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也催生出锡剧这一质朴而又优美的百年戏剧。醇厚儒雅的江阴人在这里与锡剧同休戚共甘苦,生旦净末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流淌进了江阴人的文化血液,他们的精神气质和地域文化因此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戏剧的烙印。

丰厚的文化底蕴绵延至今,传统戏曲薪火相传的努力也从未间断。就当很多江阴人以为锡剧快要从生活中消失时,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重新回到了生活中,而且以星火燎原之势,从学生中蔓延到成年人,勾起了大家对锡剧的美好回忆,也展示着这门古老艺术的新生活力。

一次次场景变换,一年年人物更迭,锡剧的大幕合上又拉开。恐怕谁也不曾想到,自诞生两百年后,昔日风靡华东的锡剧,如今已然是寻常百姓的茶歇消遣。两百年前热闹喧嚣,终走到六年的浮华重生。锡剧,正在江阴校园内外生根开花。

昔日一曲“东乡调”,曾是华东地区最风靡的文化娱乐方式

“我相信,这个民族是太爱好戏曲表演了。这个国家有很多年轻人从事这种活动。戏班的旅程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忙于公众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会都要雇佣这些戏班。客人们一边吃喝一边看戏,十分惬意,以至宴会有时要长达十个小时,戏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会结束。”《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如是记载万历年间中国人看戏的场景。

正如这个来自歌剧故乡意大利的传教士所说,中国人对戏曲的爱好由来已久。对于江南水乡人士来说,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秀丽而声情意味长,自然成为当地流行。

乾嘉年间,锡常乡民以“东乡调”自娱,这种乡土小调直抒胸臆,形成了锡剧最初的雏形。因为起自苏南乡野,故而称为“滩簧”。从男女对唱的“对子戏”,到多人同台的“同场戏”,再到剧情曲折结构完整的“常锡文戏”,锡剧在200多年的历史脚步中慢慢发展为一门独立的戏剧艺术。

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是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民间传说、传奇故事也很对大众百姓的胃口。鼎胜时期,锡剧的流行程度堪比今日偶像剧的风行。滩簧艺人袁仁义将锡剧带入大上海,甚至唱进了上海游艺中心“大世界”。 锡剧与越剧、黄梅戏并列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那时,听锡剧、唱锡剧,不仅是江阴城最时尚的娱乐,也是华东地区最风靡的文化娱乐方式。

中国戏曲,辉煌有时,低谷有时。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锡剧风光不再,虽然依然活跃在戏迷钟情的舞台和百姓喜庆的宴席上,但是年轻人的热情渐渐低沉。

从创办全省第一个少儿锡剧班开始,送戏进校园播撒下锡剧的火种

2006年,锡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许多传统戏剧一样得到了有力保护。今日江阴作为一座散发着浓郁时代气息的现代城市,古色古香的老街旧屋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同在,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锡剧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符号。

锡剧植根于江南这片土地之上,她刚柔并济、清新质朴的艺术魅力曾经让许多人为之沉醉,锡剧进入学校课堂让许多未曾亲眼看过锡剧、亲耳听过锡剧的小学生最直观地领略锡剧的美,这也将是培养锡剧迷以及锡剧后备人才的绝佳契机。从2010年开始,沉寂已久的锡剧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近年来,江阴积极推动锡剧进校园,目前,全市已有20个学校开设了小锡班,近3000名小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演唱锡剧,为锡剧事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0年,南闸中心小学与江苏省锡剧团联姻,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学校少儿锡剧班。学校以锡剧班为突破口,把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开启了锡剧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帷幕。小锡班的学员们快速成长,不断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亮相夺冠,孩子们的演唱技艺日益精进,表演越来越自信,舞台越来越宽敞,农村娃9次走上了央视大舞台,还应邀出访韩国进行交流演出,孩子们成为了传播锡剧传统文化的小使者,成为了学校艺术教育亮丽的名片。

锡剧为什么在江阴源远流长,为什么要振兴江阴锡剧?这些问题,都在一本薄薄的册子里有了答案。这本册子是《传承振兴江阴锡剧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也是传承与振兴江阴锡剧系列材料之一。另一本则是《江阴市中小学锡剧进课堂实验教材》。为了配合“锡剧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市教育局与市文广新局配合,编写出版了《江阴市中小学锡剧进课堂实验教材》。2014年,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接触锡剧,继“锡剧进校园”后,我市推出“锡剧进课堂”活动。在学校的音乐课程中,对小学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在校学生,每学期安排学唱一段锡剧基本曲调。

大手牵小手,传统文化在童声传唱中传承创新

画上鲜艳的油彩,换上层层的戏服,才知道幕后的艰辛。这几年,我市每年举办一次全市小锡班艺术汇演,每两年举办一次优秀节目展演。至今,小锡班艺术汇演已经举办5次。小演员们在丰富的舞台表演中获得了经验。不仅如此,锡剧已经被14万名中小学生所了解,并且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了家长们的热情。

在要塞实验小学,校长肖元芳带头学唱传统锡剧,焕发了全校教师学唱锡剧的积极性,并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将锡剧内容融入音乐教学实践之中;临港实验学校将锡剧与校园文化巧妙融合,创编锡剧小品、特色舞蹈,用锡剧弘扬地方特色季子文化;文林中心小学聘请无锡市锡剧团专业老师和社区锡剧爱好者来学校指导,学校网站辟设锡剧艺术专栏,学校电视台、红领巾广播利用午休时间播放锡剧经典片段……

孩子们对锡剧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临港实验学校周苏闽连洗澡都要抓紧时间练唱,有一次开水烫伤了两腿,走步艰难,她依然咬牙坚持到剧团学戏。面对刻苦的练习,有的孩子打起了退堂鼓,陆桥实验小学的家长们认可、支持、鼓励孩子们,进一步促进了小锡班的发展。

看锡剧、爱锡剧、唱锡剧,伴着孩子们清脆的童声,锡剧又一次走进了千家万户。学校老师、家长们欣喜地看到,小锡班的学员们并没有因为学习锡剧而耽误学习,相反,学员们的成绩基本都在班级中上水平,有的还不乏年级佼佼者。曾经的小锡班学员倪丹平已经升入初中,她爸爸倪树峰说,小锡班不仅给了女儿很多锻炼的机会,还磨练了她的意志,增加了她的自信,成为了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质。华士实验小学曙光校区小锡班老师感觉到,自锡剧班成立以来,除了唱念做打这些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身体更强壮、气质更大方、性格更活泼。

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锡剧进校园不是做学术,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演员,而是从兴趣出发,培养锡剧艺术的欣赏者,从艺术感受出发,让今天的年轻人有兴趣、有能力来欣赏传唱锡剧,这才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浸染着暨阳学子的性格,滋润着他们的风情,澎湃着他们的胸襟,锡剧之花娇美鲜艳,在暨阳大地焕发新生。闲凝眄、镌雕栏。在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锡剧的绚丽与韵致,永不会远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8 02:44 , Processed in 0.0733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