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 星期二

510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32|回复: 15

扬子江船业:扬帆资本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7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本与实业结合共克时艰

在全球航运和船舶市场极端低迷的严峻形势下,2016年新年伊始,扬子江船业集团生产经营捷报频传:

1月5日,为德国OLDENDORFF公司建造的散货船正式命名;

1月7日,由该集团建造的82000吨散货船“和兴”号(QUEENA)在太仓基地举行了命名和交船签字仪式,该船是扬子江船业2016年度交付的第一艘船,也是与和合航运集团首次合作的船舶产品;

1月13日、14日,扬子江船业集团两日共有4艘船舶交付离港……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船舶市场冰天雪地,扬子江集团生产经营却红红火火。“只要大海不干,就有造船需求,就有船舶工业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集团董事长任元林认为,我国船舶行业既处于大洗牌、大调整的痛苦阶段,更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制重组聚焦主业

成立于1956年的扬子江船厂,当时仅仅是个县级船厂,经历了1999年改制重组、2007年新加坡上市、2010年台湾上市,跃身为中国造船业第一家海外上市的著名民营公众公司。谈起它的成长,还得从掌门人任元林说起。

1972年高中毕业后,任元林被分配到造船厂当学徒,他当时的最高理想是当木工。他说:“木工可以凭手艺赚钱生存。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可能会做木工到现在。”

天不从人愿,他被分配到烧焊工岗位,工作非常辛苦。三年后,他在厂方安排下学习了两年船舶设计制造技术,几年后又主动报考江苏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进修经济管理专业。

对任元林来说,进修是出于一股自觉:“那时在工作上虽然优秀,但没有社会地位,总觉得工厂不是我挑的,工作也不是我选的,因此希望有个上学的机会,通过读书来改变,而正好有这个机会。我后来当上技术人员,又当车间管工,累积了很多经验。这时又觉得光有经验不够,就去读经济管理学,学到了很多管理上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元林的生意头脑很早就表现出来。求学时,他就挑起担子上街替人修伞,帮补家用。在造船厂的学徒生涯中,他也利用中国发行的政府债券——国库券的买卖赚外快。

他说:“在江阴街上,100元钱面值的国库券卖85元钱,在上海可卖87元。那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元钱,我累积1万元人民币面值的国库券,带到上海卖掉,转手赚200元钱差价。赚这种小钱很轻松,原始资本就是这样赚来的。”

1997年,当了12年副厂长的任元林终于“扶正”升为厂长,隔年立刻遇上一道难题:亚洲金融风暴使本区域的造船业者面临着几乎是零订单的局面。

眼看工厂活不下去,任元林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向政府申请改制——把造船厂私营化,邀请管理层和1000多名员工入股,自己则把“所有花红、薪水都投下去了”,拿出40多万元,凑足2200万元资本。1999年12月22日,由扬子江船厂改制而成的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总股本为3573.3万元,其中国有股占30%,职工持股占70%;2002年从政府手中回购30%股份,2004年邀请外部投资者入股8000万元,成了中国第一家民营造船控股公司。

作为中国国有船厂第一家改制的企业,扬子江在船舶工业企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改制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产权清晰,为日后的上市“疏经活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前,扬子江船厂仅有30万平方米主厂区,“由于场地资源和水岸线资源紧张,虽然造船、修船、拆船什么业务都有,但什么都做不大。”基于“发展造船业必须集中财力物力”的判断,1999年,时任厂长的任元林毅然决定取消了修船业务、搬迁了拆船业务,用整合修船、拆船的资金和改制募集资金,新建了5万吨级船台和万吨舾装码头,改建了3万吨、1万吨两个船台,随后又调整产品结构,从原来只能生产3000吨级以下的船舶,提升为能生产万吨级船舶。与此同时,把发展重心从东南亚转向欧洲市场,承接东欧国家(如波兰)因争取进入欧盟、造船业走下坡而流失的多项订单。

受老厂地域条件的限制,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另辟蹊径。2004年10月,以董事长任元林为组长的新扬子前期五人筹建小组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最终决定积极响应中共江阴市委“退二进三”政策,从江阴发展大局和企业自身发展前景出发,在靖江园区投资组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迅速扩大主业规模,全力发展造船业。扬子江船厂也随之进入快速增长期,刚开始民营化时年销售额1亿元、利润100多万元,到2005年分别增长至10亿元和1.5亿元。任元林成了业界口中的扬子江船厂“救星”,他本人也自豪地说:“如果我没当厂长,这间厂一定会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决胜狮城成功上市

产业的成长空间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在选择新进入对象时,不仅要选择利润好的企业,更要选择所属产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2002年,中国占全球造船市场份额为13%,2005年攀升到17%,2006年中国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首次位居世界第二,超过日本、直逼韩国,全球造船业的订单正向中国转移。

改制重组后的扬子江船厂,2006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发展势头很好,但与中国造船业的爆发性发展相比,企业自身积累资金的速度还是太慢。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迅速做大做强,扬子江船厂选择了开启资本的“魔方”。

一位企业高层曾总结了关于扬子江船厂上市的三个必要性:首先,船舶业占主导地位和优势的仍是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的体制更符合市场化的要求,但从根本上讲,民企的实力和规模与国企相比差距还是很大,所以上市就是一个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IPO募集的资金也是对新厂建设的一大支持。其次,上市以后公司必然更加规范透明,这样才会令客户产生信任;船企的信用度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外,上市之后不但有自己的动力,而且还有外部的压力,二者合力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步伐,也能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破解快速发展带来的资金瓶颈,很多民营企业选择了“红筹模式”的海外上市之路,即先在海外离岸金额中心注册“壳”公司,然后引入一笔“过桥”资本,收购国内实体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实现国内公司间接上市。“红筹模式”的优点是市场成熟、透明,路线清晰,而且面向国际投资者,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缺点是上市成本和维护费用都比较高。此外,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也是权衡这一模式利弊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扬子江船厂的客户主要来自德国、加拿大及其他欧洲国家,而且订单数额巨大,选择海外上市显然更切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当时中国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有100多家,但规模都不算太大,主要是新加坡资本市场比较小。但由于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它本身就是船业与航运中心的代名词。在新加坡上市,能够有力凸显扬子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造船领军型企业的地位,“造船、修船板块是新交所的优势板块,社会对船舶业的认可程度比较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扬子江船厂启动了红筹上市的进程,剥离了与造船主业没有直接关联的四家子公司,同时增加了对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的投资比例,形成了对新扬子造船的控股,并赶在2006年9月国家出台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前重组所需要的全部工作。据悉,自从该规定正式实施后,跨国收购获批艰难。对于这个“时间窗口”,扬子江船厂赶得及时。

2007年2月底,扬子江船业向新加坡交易所正式递交招股书。经新加坡交易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发行定价后,招股书最终定稿交付印刷,一个快速发展、高速成长的造船企业展现在全球投资者面前。2007年4月18日,“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于2008年1月被计入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

扬子江船业在新加坡上市创造了四个“中国第一”: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造船企业;我国在新加坡上市企业首发融资规模第一;以39倍的高市盈率排列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发行市盈率第一;新加坡第一只全球发行的中国股票。扬子江船业的成功上市,对新加坡股市的意义也非同寻常,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交所不能吸引大型企业”的传统观念,大大增强了新加坡股市的吸引力和活跃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面危机做大做强

2008年以来的经济衰退,严重影响造船业的发展。韩国业者如STX、中国的“老大”中远(Cosco)等船厂皆面临一些客户破产或取消订单的局面。在这场危机中,任元林看到了商机,看好当时是扬子江船业上位、增进排名的大好机会。

“20年来的两次金融危机,造就了今日的扬子江船业”,谈及两次金融危机后的重生,任元林显得兴奋不已,“扬子江船业是50多年的老厂,1987年和1997年两次危机,都为我们带来机遇。”

1998年,东南亚危机来临,扬子江船厂面临倒闭,作为厂长的任元林并不甘心就此倒下。时逢国企改革的大潮,“民营化”成了大批江南企业的流行语。当时全厂一共1000多名员工,民营化的全部资金就来自这批老员工的积蓄。由国企转型成民企的最大好处是企业内部有了经营的原动力,各种创新和改革开始自发地在企业内部孕育。此后,扬子江船厂调整市场战略,冲出亚洲走向欧美市场,凭借“优质”和“低价”两条原则,迅速拿到了多家国际大公司的订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转型出现在2008年后的金融危机。彼时,“撤单”成了所有船企面临的困境。这种情况下,任元林先是通过开发节省油耗的新船型留住客户,并以帮助船东解决资金困难、帮助船东更改更好船型、允许船东延期开工接船以及给较高船价折扣等方式,与船东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成为全国唯一做到“一单不撤、一单不丢”的船厂。同时,扬子江船业抓住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小阳春”,接收了一批“短、平、快”订单,填补了金融危机造成的空间。

资本经营让扬子江再次飞跃。2010年9月8日,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所属股票“扬子江船业”以台湾存托凭证(TDR)的方式,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扬子江船业由此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后登陆台湾资本市场的第一家大陆企业,也是第一家同时在新加坡和台湾两地挂牌上市的中国大陆企业。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造船产能严重过剩、船舶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严峻局面,扬子江船业以强大的资本实力为支撑,大量引进国内造船业顶级技术管理人才,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集聚国内地方船厂最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5亿元,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国际领先产品不断推向全球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研发,扬子江船业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大新一代节能型10000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并与世界集装箱船航运巨头西斯班公司一次签订总金额达25亿美元的25艘10000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率先打破韩国长期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的垄断局面,在世界航运和造船界引起轰动。扬子江船业研发的10000标箱集装箱船与韩国同类型船相比,装载与总箱位增加10%,油耗和排放指标降低20%,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被国家工信部和中国船舶工业协会领导肯定为“这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中国造船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2012年,扬子江船业通过旗下的江苏扬子江海工,从Mena OffshoreInvestments手中获得首份价值1.7亿美元的海洋钻井平台订单,成为唯一研发建造海洋钻井平台高端产品的地方船厂;

2013年,扬子江船业研发承接最大吨位的绿色环保型261000DWT矿砂船(VLOC);

2014年,扬子江船业研发承接被誉为“造船皇冠明珠产品”的天然液化气船(LNG)订单;

2015年,扬子江船业研发承接世界最大容量的84000立方米石油液化气船(VLGC)订单,同时批量研发承接12艘11800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

技术领先为扬子江船业做大做强造船主业提供了强大支撑,扬子江连续多年新接造船订单、手持造船订单和造船产量位居全国行业前五名,企业经营规模连续八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方阵。船舶行业最困难的2015年,扬子江船业新接造船订单、手持造船订单和造船产量居全国地方船厂首位、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和全球同行业前十位,占国内同行业权重提升至10%,实现逆势超越的好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jy510 Inc. ( 苏B2-20110487号, 苏ICP备12000824号-1

GMT+8, 2025-7-29 05:28 , Processed in 0.29285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510房产论坛

© 2001-20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