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一部讲述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传记电
影《青春雷锋》在全国上映。“学雷锋”这一话题最近很热,但遗憾的是,这部《青
春雷锋》却在全国范围内遭遇了票房“寒潮”,在南京、太原等地甚至出现了“零票
房”的尴尬局面。那这部电影在江阴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青春雷锋》在江阴也遇冷 《青春雷锋》着力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上映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广受赞 誉”,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其“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 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片中还涉及到了雷锋的爱情生活,还原了真实的 雷锋。按照惯例,类似的主旋律影片不会太受关注,江阴星光国际影城和红星电影院 都没有排这部电影的场次。江阴万达影城考虑到影片所具备的“正能量”,在前两日 排了场次。 “3月5号的晚上七点二十五有一场,这场倒是有人包场,所以有22个人观看电影, 不过6号就惨了,还是晚上七点二十五的一场就只有2个人看。”万达影城的工作人员 说,遗憾的是,如果没有包场,从今天起《青春雷锋》就不会再排了。“自己买票看 这场电影的那两三个人也很有可能是那一时间没有其他电影可以选择观看才去的。” 除了《青春雷锋》外,前日还有两部雷锋题材影片《雷锋的微笑》和《雷锋在 1959》上映。不过,这两部影片在江阴并没有发行。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句顺口溜反映出雷锋精神正在越来越远离我们, 就连校园里,大家对学雷锋活动也是一概而过,一些90后、00后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雷 锋的事迹,更别说如何去学习他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情况会愈 加明显。 一位电影人士表示,在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看电影已不如上个世纪那 般稀奇珍贵。如今电影及电影院的社会功能更偏重于人们闲暇时的娱乐方式和消遣场 所。《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过12亿,最近热映的《西游之降魔篇》也以破竹之势冲 破11亿大关。如此现象,只能说,观众真的需要解压了。而像《青春雷锋》这样一部 “根正苗红”的影片的确不能迎合观众的小小“恶趣味”。 种种迹象看来,《青春雷 锋》受冷落其实真的不意外。 再加上当下早已不是用行政指令将大家拉进电影院的时代,《青春雷锋》这类主 旋律影片以不再可能依靠单位票房来生存。雷锋电影票房遭遇“寒潮”,或者在某种 程度上说明了政府对于学雷锋的态度日趋开放,使得单位组织员工去包场的少了,政 府与民众共同的观念进步,正是社会多元而开放的进步标志。 |